有效调试不仅仅是排除缺陷,其包含如下几个步骤
- 弄明白软件为何运行错误
- 修复这个问题
- 避免破坏其它部分
- 保持或者提高代码的总体质量
- 确保同样的问题不在其它地方发生,也不会再次发生
构建实验、观察结果
- 依赖观察和经验,而不是理论和纯逻辑推理
- 阅读源码,推理软件的运行状况,通常效率低下而危险
- 要仔细的构建实验环境并观察软件的运行状况

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你知道发生了什么吗?
- 要明确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 不要完全依赖缺陷报告,缺陷报告本身的错误也不会少
- 如果没有缺陷报告,应该在了解整个程序后再进行工作
一次一个问题
- 调试一个缺陷已经困难了,因此不要同时改正几个,使情况更加复杂
- 修复程序后,每做一次逻辑修改,就签入一次,如果一次多个修改,就很难实现
- 有时你认为缺陷是某个原因引起的,实际上是多个原因引起的。
先检查简单的事情
- 很多缺陷是由于见到你的疏漏造成的,因此不要忽略简单的事情
- 开发者应该避免NIH(Not Invented Here,非我发明症),认为自己必须亲自做一切事情,即使已经存在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 问问团队中其它人员,是否遇到过类似问题,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节省精力
本文介绍了有效的调试技巧,包括如何明确地了解问题的发生情境、构建实验环境并观察结果的重要性、避免同时解决多个问题的方法以及先从简单的地方开始排查等关键步骤。
109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