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数据库通通都没戏!

这标题摆明了就是招人骂,一下子把国内做数据库的同行们都得罪了,甚至连自己都没落下(我也算做数据库的,而且当然也是国产的)。

这观点已经有 N 年了,而且也多次讲过。这次正好有个热点来蹭,就把它写出来。既然蹭热点嘛,那就不怕标题党了。

不过,还是要先澄清一下,这里说的“没戏”,并不是说国内厂商做不出一个可用的数据库来(事实上早已做到了),而是指做不到在市场上普及,击败国外产品,获得足够的市场占有率(至少在国内市场上)。这样也就没太多机会发展完善,最后很可能不了了之。还有,那些互联网巨头们做给自己用的情况也不在讨论范围之列。


这个逻辑其实很简单:作为追赶者,采用技术跟随战略是没希望的

目前做国产数据库的,绝大多数仍然采用四十年前的关系代数作为理论基础,有些甚至是直接拿一些开源产品改出来的,基本上就是技术跟随战略。而国外巨头们做这些事已经好几十年,人强钱多积累厚,那么我们凭什么赶得上人家呢?

这无关乎人员素质,我见过不少国家扶持的数据库厂商中的技术人员,能力相当强,其中也不乏能耐得住寂寞的有情怀者。但是,人家的人才也不差啊,我有很多大学同学都在美国数据库公司任职,你又不比别人多长两个脑袋?你会的别人都会,甚至还比你会得更早,你凭什么赶呢?

这时候,仅剩的指望就是对手犯错误。确实,大公司也会犯错误,但是这个机会对于我们这些排在十名开外的追赶者来讲也是没有意义的。第一名犯了错会被第二名补上(历史上就曾发生过),还有第三第四名在盯着看,无论如何也轮不到我们,你总不能指望前 N 名一起犯错误吧。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全世界。所以,不够发达的中国没有,发达的欧洲日本也没有(SAP 收购了 Sybase 有可能冒出来,它的 HANA 一定程度符合后面说的道理,但概率也很低),数据库巨头只存在于美国。

而且,对于复制成本为 0 的通用软件,只是做得便宜些也不行(这个法子对冰箱彩电这种生产成本不低的业务有效)。国内份额大概占不到全球的 5%,国际巨头现在还不关注这块市场,随便做做就行了。如果真要占到 30% 了,那人家就会认真研究对策了,随便降个价咱都受不了。

指望政府的大棒把人家打出去?这个,一方面没啥出息,另一方面在这对外开放的年代,咱也不能说这话啊,至少不能明目张胆地说啊。


那,还能怎么办?

创新!超越!

我们必须比对手做得更好,还要好很多,这样才有机会,才能弥补生态不完善的问题。而要做得更好,就需要有颠覆性的技术,在新技术面前我们和对手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对于巨头来讲,要向股东交代,就要保持稳定的收益,它还不能随便革掉自己的命, 结果反而处于相对不利的局面。

有人可能会说,数据库技术已经很成熟,没什么可做的东西了。

其实差得很远!关系数据库已经发明了四十多年,早就不适应现代更复杂的应用需求和更强大的硬件环境,很多看似简单的问题非常难做,开发维护成本很高,也不能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眼睁睁地忍受低性能,这些问题在以前的系列文章中已经多次说过。采用创新体系,我们完全有可能做到开发效率和运行效率都有数量级的提高。而且做到这一点,我们也敢于把产品杀到美国去竞争,打到对手的老巢去!

当然,这不容易,要对用户需求和业界技术有深刻的认识。而简单抄是无法理解产品背后商业逻辑的,只知道去实现别人有的能力,却不知道为什么要有,更不知道在新场景下如何变通,也就做不出什么生态了。

创新很难,风险很大,也无法在事前证明这条路一定能走成功。但是,毕竟这还存在着换道超车的可能性,而不创新就是死路一条。


总结一句口号:我要超,不要抄!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回答用户关于JMeter集合点(rendezvous point)的使用和配置的问题。首先,我得确认用户提到的“集合点”在JMeter中的对应实现。根据之前的引用内容,用户已经提到了JMeter使用Synchronizing Timer来实现类似LoadRunner中的集合点功能,用于模拟多用户并发请求[^4]。所以我的第一步是确认Synchronizing Timer的正确使用方法。 接下来,我需要回忆Synchronizing Timer的配置步骤。根据JMeter的文档,Synchronizing Timer的作用是让多个线程在某个点等待,直到达到指定的用户数量,然后同时释放这些请求,以模拟并发。用户可能需要知道如何添加这个定时器以及配置参数,比如Number of Simulated Users to Group by和Timeout in milliseconds。 然后,我应该考虑用户可能遇到的实际应用场景,比如测试秒杀系统或高并发接口。这时候需要举例说明在测试计划中添加Synchronizing Timer的位置,通常是在某个HTTP请求的子节点或者作为同级的定时器。同时,要注意超时时间的设置,避免线程长时间等待导致测试失败。 另外,需要提醒用户关于集合点使用的注意事项,比如合理设置并发用户数,避免服务器压力过大;超时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以及结合监听器来分析测试结果。这些点都是配置时容易忽略但重要的部分。 最后,根据用户提供的引用资料,特别是引用[4]提到的内容,我需要确保回答中正确引用这些信息,并指导用户如何实际应用这些配置步骤。可能还需要生成相关问题,帮助用户进一步了解JMeter的其他功能或优化方法,比如分布式测试或参数化配置。</think>### JMeter集合点(Synchronizing Timer)的使用及配置 在JMeter中,**集合点**通过`Synchronizing Timer`组件实现,用于模拟多用户在同一时刻发起并发请求。以下是具体步骤和配置说明: --- #### 一、配置步骤 1. **添加线程组** 右键测试计划 → 添加 → 线程(用户)→ 线程组,设置线程数(模拟用户数量)。 2. **添加HTTP请求** 右键线程组 → 添加 → 取样器 → HTTP请求,配置目标接口地址和参数。 3. **添加Synchronizing Timer** 右键HTTP请求(或其父级)→ 添加 → 定时器 → `Synchronizing Timer`。 - **关键参数**: - **Number of Simulated Users to Group by**:触发并发的最小用户数(例如设置为10,表示当10个线程到达时同时释放请求)。 - **Timeout in milliseconds**:最大等待时间(超时后,即使未达到指定用户数,线程也会继续执行)。 --- #### 二、典型应用场景 - **秒杀系统测试**:模拟大量用户同时抢购商品。 - **登录压力测试**:测试系统在高并发登录时的响应能力。 - **API并发验证**:验证接口在突发流量下的稳定性。 --- #### 三、注意事项 1. **线程组设置** 集合点的并发效果依赖线程组的用户数。例如,若设置`Number of Simulated Users=50`,则线程组中线程数应≥50。 2. **超时时间建议** - 超时时间不宜过长(避免线程卡死),一般设置为`1000-5000ms`。 - 若设为`0`,则线程会无限等待直到满足用户数[^4]。 3. **监听器配合** 添加`聚合报告`或`查看结果树`,分析并发请求的响应时间和成功率。 --- #### 四、示例配置 ```plaintext 测试计划 └── 线程组(线程数:100) ├── HTTP请求 └── Synchronizing Timer ├── Number of Simulated Users: 20 └── Timeout: 3000 ``` ---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