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下降、随机梯度下降(SGD)、批量梯度下降(BGD)的对比

本文详细介绍了梯度下降的两种主要形式——批量梯度下降和随机梯度下降,并从公式及实现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批量梯度下降能求得全局最优解但计算成本高;随机梯度下降计算效率更高,但可能会引入更多噪音。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转载自:http://blog.youkuaiyun.com/lilyth_lilyth/article/details/8973972

梯度下降(GD)是最小化风险函数、损失函数的一种常用方法,随机梯度下降和批量梯度下降是两种不同的迭代求解思路,下面从公式和实现的角度对两者进行分析。
下面的h(x)是要拟合的函数,J(theta)损失函数,theta是参数,要迭代求解的值,theta求解出来了那最终要拟合的函数h(theta)就出来了。其中m是训练集的记录条数,j是参数的个数。

这里写图片描述

1、批量梯度下降的求解思路如下:

(1)将J(theta)对theta求偏导,得到每个theta对应的的梯度
这里写图片描述

(2)由于是要最小化风险函数,所以按每个参数theta的梯度负方向,来更新每个theta
这里写图片描述

(3)从上面公式可以注意到,它得到的是一个全局最优解,但是每迭代一步,都要用到训练集所有的数据,如果m很大,那么可想而知这种方法的迭代速度!!所以,这就引入了另外一种方法,随机梯度下降。

2、随机梯度下降的求解思路如下:

(1)上面的风险函数可以写成如下这种形式,损失函数对应的是训练集中每个样本的粒度,而上面批量梯度下降对应的是所有的训练样本:
这里写图片描述

(2)每个样本的损失函数,对theta求偏导得到对应梯度,来更新theta
这里写图片描述

(3)随机梯度下降是通过每个样本来迭代更新一次,如果样本量很大的情况(例如几十万),那么可能只用其中几万条或者几千条的样本,就已经将theta迭代到最优解了,对比上面的批量梯度下降,迭代一次需要用到十几万训练样本,一次迭代不可能最优,如果迭代10次的话就需要遍历训练样本10次。但是,SGD伴随的一个问题是噪音较BGD要多,使得SGD并不是每次迭代都向着整体最优化方向。

3、对于上面的linear regression问题,与批量梯度下降对比,随机梯度下降求解的会是最优解吗?
(1)批量梯度下降—最小化所有训练样本的损失函数,使得最终求解的是全局的最优解,即求解的参数是使得风险函数最小。

(2)随机梯度下降—最小化每条样本的损失函数,虽然不是每次迭代得到的损失函数都向着全局最优方向, 但是大的整体的方向是向全局最优解的,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在全局最优解附近。

4、梯度下降用来求最优解,哪些问题可以求得全局最优?哪些问题可能局部最优解?
对于上面的linear regression问题,最优化问题对theta的分布是unimodal,即从图形上面看只有一个peak,所以梯度下降最终求得的是全局最优解。然而对于multimodal的问题,因为存在多个peak值,很有可能梯度下降的最终结果是局部最优。

### 批量梯度下降随机梯度下降和小批量梯度下降的区别 #### 定义与区别 - **批量梯度下降 (Batch Gradient Descent)** 这种方法在每次更新模型参数时都会使用整个数据集来计算损失函数的梯度。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找到全局最小值,尤其是在凸优化问题中表现优异[^3]。然而,当数据集非常庞大时,这种做法可能会变得极其耗时且占用大量内存资源。 - **随机梯度下降 (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SGD)** 随机梯度下降通过每次仅选取一个样本进行梯度估计并据此调整权重的方式工作。相比批量梯度下降而言,SGD 的收敛速度更快,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尤其如此[^3]。不过,由于其固有的高波动特性,可能导致最终解并非绝对意义上的最优解,而是接近于该点附近震荡的结果[^2]。 - **小批量梯度下降 (Mini-Batch Gradient Descent)** 小批量梯度下降综合了前两者的优点:既不像BGD那样需要等待全部数据完成一轮迭代才能前进一小步;也不像SGD那般剧烈摇摆不定。通常情况下会选择一个小规模的数据子集(称为minibatch),一般介于数十至数百个样本之间来进行每轮更新操作[^1]。此策略不仅保留了一定程度上的平稳性以便更有效地逼近目标极值点,同时也维持较高的运行效率以及较低的时间成本开销。 #### 优缺点分析 | 方法 | 计算代价 | 收敛行为 | 存储需求 | |-----------------------|---------------|------------------|--------------| | 批量梯度下降 | 极高 | 缓慢但精确 | 大 | | 随机梯度下降 | 较低 | 波动较大但仍可接受 | 小 | | 小批量梯度下降 | 中等偏高 | 更加稳定和平滑 | 可调节范围广 | ##### 批量梯度下降(BGD) - **优势**: 提供了一个较为稳定的路径朝向最低点移动; 对小型或中型尺寸的数据集合来说效果很好. - **劣势**: 当面对海量级别的输入资料时显得力不从心 – 更新过程缓慢而且耗费巨大. ##### 随机梯度下降(SGD) - **优势**: 显著减少了每次迭代所需时间; 能够快速逃离局部最优点从而有助于发现更好的整体解决方案. - **劣势**: 参数变化轨迹存在较多噪音干扰, 导致难以精准定位理想终点位置. ##### 小批量梯度下降(Mini-Batch GD) - **优势**: 结合了两者长处–既能保持相对合理的执行速率又能展现足够的稳健特征; 是目前大多数深度学习框架默认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 - **劣势**: 如果选择不当(mini-batches太小), 则可能丧失部分由更大群体所提供的统计规律支持所带来的好处. #### 应用场景探讨 对于不同类型的机器学习项目应该依据具体情况挑选合适的梯度下降变体: - 若您的问题是线性的并且拥有较小数量级别的训练实例,则可以考虑运用批处理版本因为它们往往能提供更加可靠的解答途径。 - 在涉及超大型数据库或者实时在线预测服务等领域里头,鉴于性能考量因素的影响,推荐优先选用基于单一样本或是固定数目组群形式下的即时反馈机制即所谓的“随机”模式及其衍生品们。 - 实际开发过程中最为常见的还是混合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的小批次方法论,因为它能够在保障一定质量水平的同时兼顾到运算效能方面的要求平衡点。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def batch_gradient_descent(X, y, theta, alpha=0.01, iterations=100): m = len(y) for _ in range(iterations): error = np.dot(X, theta) - y gradient = (1/m)*np.dot(X.T, error) theta -= alpha * gradient return theta def stochastic_gradient_descent(X, y, theta, alpha=0.01, epochs=100): m = len(y) for epoch in range(epochs): for i in range(m): rand_index = np.random.randint(0,m) xi = X[rand_index,:].reshape(1,X.shape[1]) yi = y[rand_index] prediction = np.dot(xi,theta) error = prediction - yi gradient = xi.T*error theta -= alpha * gradient return theta def mini_batch_gradient_descent(X, y, theta, alpha=0.01, batch_size=32, epochs=100): m = len(y) for epoch in range(epochs): indices = list(range(m)) np.random.shuffle(indices) X_shuffled = X[indices] y_shuffled = y[indices] for i in range(0, m, batch_size): Xi = X_shuffled[i:i+batch_size] yi = y_shuffled[i:i+batch_size] error = np.dot(Xi, theta) - yi gradient = (1/batch_size)*(np.dot(Xi.T, error)) theta -= alpha * gradient return theta ```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