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决策树 – Decision Tree(转载)

文章介绍了决策树作为一种有监督学习算法的分类过程,包括其数据结构(根节点、内部节点和叶节点)、学习步骤(特征选择、生成和剪枝),以及优缺点。特征选择依据信息增益准则,决策树生成通过不断划分节点直到满足停止条件。剪枝用于防止过拟合。决策树具有易理解、可处理不同类型数据和缺失值等特点,但也存在过拟合和属性偏好的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文章目录

一、决策树的分类过程

二、决策树的数据结构

三、决策树学习的 3 个步骤

四、决策树的优缺点

参考链接

一、决策树的分类过程

决策树是一种解决分类问题的算法。

这是一种基于 if-then-else 规则的有监督学习算法,上面的图片可以直观的表达决策树的逻辑。

二、决策树的数据结构

决策树算法采用树形结构,使用层层推理来实现最终的分类。决策树由下面几种元素构成:

根节点:包含样本的全集

内部节点:对应特征属性测试

叶节点:代表决策的结果

预测时,在树的内部节点处用某一属性值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决定进入哪个分支节点,直到到达叶节点处,得到分类结果。

这是一种基于 if-then-else 规则的有监督学习算法,决策树的这些规则通过训练得到,而不是人工制定的。

决策树是最简单的机器学习算法,它易于实现,可解释性强,完全符合人类的直观思维,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决策树学习的 3 个步骤

特征选择

特征选择决定了使用哪些特征来做判断。在训练数据集中,每个样本的属性可能有很多个,不同属性的作用有大有小。因而特征选择的作用就是筛选出跟分类结果相关性较高的特征,也就是分类能力较强的特征。

在特征选择中通常使用的准则是:信息增益。

决策树生成

选择好特征后,就从根节点触发,对节点计算所有特征的信息增益,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作为节点特征,根据该特征的不同取值建立子节点;对每个子节点使用相同的方式生成新的子节点,直到信息增益很小或者没有特征可以选择为止。

决策树剪枝

剪枝的主要目的是对抗「过拟合」,通过主动去掉部分分支来降低过拟合的风险。

四、决策树的优缺点

优点

决策树易于理解和解释,可以可视化分析,容易提取出规则;

可以同时处理标称型和数值型数据;

比较适合处理有缺失属性的样本;

能够处理不相关的特征;

测试数据集时,运行速度比较快;

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能够对大型数据源做出可行且效果良好的结果。

缺点

容易发生过拟合(随机森林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过拟合);

容易忽略数据集中属性的相互关联;

对于那些各类别样本数量不一致的数据,在决策树中,进行属性划分时,不同的判定准则会带来不同的属性选择倾向;信息增益准则对可取数目较多的属性有所偏好(典型代表ID3算法),而增益率准则(CART)则对可取数目较少的属性有所偏好,但CART进行属性划分时候不再简单地直接利用增益率尽心划分,而是采用一种启发式规则)(只要是使用了信息增益,都有这个缺点,如RF)。

ID3算法计算信息增益时结果偏向数值比较多的特征。

————————————————

版权声明:本文为优快云博主「想变厉害的大白菜」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youkuaiyun.com/weixin_44211968/article/details/125715328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