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毕设ssm高校排课管理系统520hg(开题+源码)

本项目包含程序+源码+数据库+LW+调试部署环境,文末可获取一份本项目的java源码和数据库参考。

开题报告

研究背景: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课程设置的日益复杂化,传统的人工排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高校教学管理的需求。高校排课管理系统应运而生,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管理手段,对课程、教师、学生等资源进行优化调配,提高排课效率和质量,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

研究意义: 高校排课管理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它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排课方式中存在的排课冲突、时间浪费等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其次,通过系统化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可以为高校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优化教学组织结构,提升教学质量。此外,研究高校排课管理系统还可以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促进高校教学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套高校排课管理系统,以满足高校教学管理的需求。通过对系统功能的分析和设计,实现对专业、班级、教师、学生、教室信息等的管理,以及课程信息、科目、课程学习、课程成绩、课程课表等功能的支持。通过系统化的数据管理和智能化的排课算法,提高排课效率和质量,优化教学资源的利用。

研究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系统功能的设计与实现:专业信息管理、班级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教室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科目管理、课程学习管理、课程成绩管理、课程课表管理等。通过对这些功能的分析和设计,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高校排课管理系统,实现对教学资源的全面管理和优化调配。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 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的排课算法,解决传统排课方式中存在的冲突和浪费问题?
  2. 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对教学资源的全面管理和优化调配?
  3.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排课效率和质量,优化教学资源的利用?
  4. 如何通过系统化的数据分析和智能化的决策支持,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
  5. 如何推动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促进教学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研究方案和预期成果: 本研究将采用软件工程的方法,结合数据库技术和算法设计,开发一套高校排课管理系统。通过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和测试验证等步骤,逐步完善系统功能,并进行实际应用和评估。预期成果包括:一套功能完备、操作简便的高校排课管理系统;优化的排课算法和数据管理模型;提高教学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的实际效果;推动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

进度安排:

2022年9月至10月:需求分析和规划,明确系统功能和目标,制定项目计划。

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系统设计和编码,完成详细的系统设计并开始编写代码。

2023年2月至3月:用户界面开发和数据库开发,开发用户友好的界面和设计数据库结构。

2023年4月至5月:功能测试、文档编写和上线部署,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并编写用户手册。

2023年5月:维护和升级,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修复bug和添加新功能。

参考文献:

[1]邱小群,邓丽艳,陈海潮.基于B/S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和实现[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2,(20):146-148.

[2]谢霜.基于Java技术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2,(10):14-15.

[3]宋锦华.高职院校Java程序设计课程改革研究[J].科技视界,2022,(20):133-135.

[4]曹嵩彭,王鹏宇.浅析Java语言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22,(03):114-116.

[5]朱澈,余俊达.武汉东湖学院.基于Java的软硬件信息管理系统V1.0[Z].项目立项编号.鉴定单位.鉴定日期:

以上是本项目程序开发之前开题报告内容,最终成品以下面界面为准,大家可以酌情参考使用。要源码参考请在文末进行获取!!

本项目的界面展示

排课表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 引言 1.1编写目的 编本可行性报告目的是为了以后排课工作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便于课程设计的管理。 1.2 项目背景 a. 软件的名称是排课表系统。 b. 项目的委托单位:中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c. 本项目是08信管2班张钦钦、张杰、李水莲、王珂、曹建超五个人参与软件过程开发。 2可行性研究前提 2.1 要求 a 功能完善。 b 便于操作。 c 结构严紧。 d 便于管理。 e 使用方便、快捷。 f 易于在数据库上实现。 2.2 目标 a 本排课表系统目标是每学期都可使用. b 机器代替手工工作。 c 便于课程教学的管理,减少人工排课的工作量。 d 可以进行精确查询。 e 与数据库连接,研究所处理数据的最优算法,提高计算机的处理速度。 f不断改善软件开发前各项决策系统的研发。 二、可行性分析 1、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1.1现有系统是人工操作的。 1.2费时费力。 1.3工作效率低。 1.4容易出错。 1.5人力投入费用高。 2、系统的可行性从四个方面考虑 2.1、技术可行性 a.通过研究及查资料了解到当前的技术可以实现这个课程表管理系统。 b.五个人为一组,所学专业为计算机信息管理能满足此系统的开发。 c. 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本系统。 2.2经济可行性 a.经过调查了解各个学校也有这个经济实力使用我们开发的课程表管理系统。 b.使用本系统不受时间限制。 c.排课一般为每学期一次,系统工作量不大。 d.本系统是学生自己开发的小型软件,设备和软件配置变化对支出和效益的影响比较小。 2.3、操作可行性 操作系统:我们开发的课程表管理系统适应于各个操作系统,比如windows xp ,vista,unix,linux等。 支持环境:IIS5.0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2.4、法律可行性 我们开发的课程表管理系统没有任何抄袭,不会引起任何侵权问题。 3、系统的简要描述 这个系统要与数据库连接,并依赖于数据库,可以方便的查询课程和上课时间,上课地点,任课老师,可自动编排课程表。 4、与现有系统比较的优越性 这个系统比原系统更可靠,快速,且减少了出错的几率,减少了人力的投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编排课程表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5、结论意见 通过分析可着手开发 三.需求分析 1.开发排课系统的必要性 现在课程表的编排使用的是人工,人来完成课程编排增加了人的劳动量,而且人工容易出错,人力投入资金多,效率不高,使用的范围有限,鉴于以上这些情况很有必要开发课程表排课系统。 2.此软件能实现的功能 只需操作人员输入校名,级别,班级,专业名及授课教师名,这样本软件就可以自动完成一周内各年级各专业的每个班级所上课程,上课时段,上课地点及任课老师的编排工作,操作人员不必过多参与。 3.动态数据 a.输入学校名。 b.输入院系名。 c.输入班级名。 d.输入专业课名及对应的授课教师名。 e.选择规定课程的时段。 4.其他非功能需求 本软件应具有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测试性,兼容性. 5.使用范围 此系统不设密码,任何学校都可以使用。 6.功能模块 模块一:输入学校名,院系名,班级名,专业课名及授课教师名。 模块二:显示结果,支持手工修改,打印,并可以导出到word文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