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里的哲学与矛盾(1)——汽车的尺寸

本文从车身高矮、宽度、长度及轮子大小等方面详细分析了不同车型的设计考量与适用场景,为购车者提供实用建议。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0.      引言

        2011还是个车盲的我,因为女儿夜里发烧到处找不到车,而决定要买车了。车盲的我开始了1年的车型研究、跑车站、逛4S店。

在研究车子参数的时候,一点点体会,交流如下。

 

1.      汽车的尺寸

 

1)        车子的高矮:

        为了轿车高速行驶的稳定性,工程师尽量让汽车重心低(车身低)。然而,车身低了,驾驶员头部降低,造成了视野变小,在城市里一辆小型越野车,就能挡住前方的路况,跟在公交车后面更是看不见红绿灯;同时,越过障碍物的能力减弱,在路面不平时,车子地盘或许会刮擦地面;

2)        车子的宽度

        为了行驶的稳定性,我们尽量加大车轮距;为了乘坐的舒适性,我们尽量加宽车身宽度,增加车子左右的宽度(严格的说,车身宽不等于车轮距大,但通常,车宽的轮距也大一些)。然而车身宽了,其通过性就差,君不见堵的都是汽车,而摩托车和电动车在大街小巷窜来窜去,何时堵过。

3)        车子的长度

        为了乘坐的舒适性,我们尽量加大汽车长度(轴距,通常车身长的轴距也大一些),保证座位前后的空间;然而,汽车长度的增加,让汽车转弯半径变大,转向灵活性的丧失。君不见大型货车只有在大型路口才能掉头,还要占几个车道。

4)        车子的轮子

        轮毂越大,汽车在行驶中,对路面凹凸不平的抵抗性越强,然而由于成本等其他原因,轮毂不会太大。

        轮胎断面的高度增加,会增加舒适性,但转向的灵敏性(操控性)变差。

        轮胎断面的宽度增加,会增加转向的灵敏性(操控性),但会增大行驶的摩擦力,增加油耗。

 

        硬胎,偏向运动,就要损失点舒适和安静;

        软胎,偏向舒适安静,就要损失点操控和路感。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就看你侧重点在那里了。

       

小结:越野车经常在野外,车身常常是高,宽,短。轮子常常是大,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