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User Story是独立的, 有商业价值的模块
2. Bug Fixing和Task都不是User Story, 因为它没有阐述它的价值
3. 当你被分配到一个任务是你应该问一问客户它的价值是什么, 这样你就不会被局限在一种解决方案了
4. User Story Cards分成三个部分
1)Card - User Story的载体, 用来计划和提示
2)Converstation - 通过沟通来澄清User Story的要点和细节
3)Confirmation - 确认接收测试的细节,确定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测试来确认User Story的完成和正确
5. 物理的卡片要强于虚拟的卡片,除非是分布式开发一定要尽量使用物理载体,但是要确保卡片不被遗失
6. User Story 定义
As a [User role] i want to [action], so I can [reason/goal].
For example, As a registered user, I want to login, so I can access subscriber-only content.
Who - user role
What - action/ feature/ function
Why - goal/ reason/ value
7. 用户接收测试
为了防止scope变大, 验收标准必须清晰描述出来
格式:Given..., When I do ..., Then I exepect ...
项目应该以把这些验收测试自动化
跟QA合作来优化你的测试
和大家一起Brain Storming出可能多的标准, 不一定非要做到100%, 80%-90%也足够了
验收标准一定会有正反两面
8. User Story 卡片的内容
Tilte (Headline)
一句或几句话描述用户的需求
估算 (可以体现User Story尺寸的差异, 并非是实际开发的开销的差异)
背面写接收测试样例
手写在序列化的卡片上
卡片被排序,管理,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