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体(struct)的使用
1 结构数组的创建
两种方法:①直接赋值;②struct函数统一赋值。
这里比较建议使用第①种方法。
1.1 直接赋值
就是对每一个属性进行单独赋值。
- 因为每一个属性的长度不同,所以,直接赋值,就省去了声明的过程,方便,快捷。
- 而且便于动态扩充。
例子:
直接输入以下语句:
x.real = 0; % 创建字段名为real,并为该字段赋值为0
x.imag = 0; % 为x创建一个新的字段imag,并为该字段赋值为0
则显示:
x =
real: 0
imag: 0
然后可以将其动态扩充为数组:
x(2).real = 0; % 将x扩充为1×2的结构数组
x(2).imag = 0;
在任何需要的时候,也可以为数组动态扩充字段:
x(1).scale = 0;
这样,所有x都增加了一个scale字段,而x(1)之外的其他变量的scale字段为空。
x(1) % 查看结构数组的第一个元素的各个字段的内容
ans =
real: 0
imag: 0
scale: 0
x(2) % 查看结构数组的第二个元素的各个字段的内容,注意没有赋值的字段为空
ans =
real: 0
imag: 0
scale: []
应该注意的是,x的real、imag、scale字段不一定是单个数据元素,它们可以是任意数据类型,可以是向量、数组、矩阵甚至是其他结构变量或元胞数组,而且不同字段之间其数据类型不需要相同。
例如:
clear x;
x.real = [1 2 3 4 5];
x.imag = ones(10,10);
数组中不同元素的同一字段的数据类型也不要求一样。
x(3).real = x(1);
x(3).imag = 3;
x(3)
则显示:
ans =
real: [1x1 struct]
imag: 3
switch语句
举个栗子:
要求:
输入成绩n;
n < 60,输出不及格;
60 < n < 70,一般;
70 < n < 80,良好;
80以上,优秀
对应程序:
n=input('请输入成绩:');
k=floor(n/10);
switch k
case {8,9,10}
disp('优秀')
case 7
disp('良好')
case 6
disp('一般')
otherwise
disp('不及格')
end
结果如下:
请输入成绩:65
一般
请输入成绩:75.5
良好
请输入成绩:100
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