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解算(五)

3     坦克火控系统数学模型和数学处理方法

4.1 概述

在综合火控系统中,火控计算机的工作过程概略地说是,首先对影响弹丸弹道的参数进行采样,并通过输入通道送给计算机,计算机依据这些输入量按预定的规律进行计算,在算出高低和方向上的弹道修正量后,通过输出通道去控制被控对象:确定表尺分划位置及在高低和方向上赋予火炮一定的角度。

计算机所以能够根据输入的参数进行计算,并输出精确的补偿值,是由于人们在事前已经考虑好了对各输入量的处理方法,以及如何对补偿值进行计算和输出,并把这些处理和计算方法用一定的数学关系式来表示。这些数学关系反映了系统输入、内部状态和输出等方面的逻辑结构和数量关系,它们是计算机进行计算和处理的依据。这些关系式就是本节要介绍的数学模型。

不同的火控系统,由于原理、结构和工作方式存在不同之处,数学模型不完全相同,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下面通过一个典型的火控系统来阐述计算机基本的数学模型及数学处理方法。该火控系统计算机的输入量和输出量如图1.7所示。

计算机工作时,时间上有许多种工作状态,如战斗工作状态、校炮工作状态、自检工作状态等,不同工作状态有不同的数学模型,下面仅就战斗工作状态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Θ:来自耳轴倾斜传感器的输入量(模拟量)

W:来自横风传感器的输入量(模拟量)

Ωε、ωη:来自垂直和水平角速度传感器的输入量。一类用于测量射击前一段时间(2s左右)目标的平均角速度,主要用在以静止状态射击为主要射击方式的火控系统上;另一类用于测量目标瞬时角速度。主要应用在以行进间射击为主的稳像式火控系统中。

D:来自激光测距仪的距离信息,如果测距仪故障也可人工设定目标距离。火控系统工作距离通常在(200到3990)m之间。

T:人工装定药温数值(数字量)

t:人工装定气温数值(数字量)

ΔVo:人工装定初速减退量数值(数字量)

W人:人工装订横风数值(数字量)

D人:人工修正距离数值(数字量)

Δη:火炮方位角度修正量(数字量)

Δε:火炮高低瞄准角(数字量)

4.2 弹道函数及逼近方法

4.2.1 弹道函数

计算机所以能完成瞄准角(或叫俯仰角或高低角)和方位角修正量的计算,是依据其预存的各种弹的射表所逼近的弹道函数。弹道函数是计算机工作的基础,它决定着计算机解算的精度并影响计算时间。通常,对每一种弹药都要事先按照射表列出的数据,求出瞄准角、飞行时间、横风、药温和初速减退量等与距离的函数关系。这些关系一般用多项式表示。考虑到编写程序的方便性,各弹道函数的逼近多项式,在满足精度的条件下尽量统一成相同的次数。对射击影响比较大的参数,如瞄准角、飞行时间、横风等,可选为3次或4次;次等的影响参数,入药温、气温、初速减退量等,可选为2次或3次。

下面为某坦克100mm线膛炮穿甲弹所属的弹道函数。其中瞄准角、飞行时间和横风统一为3次多项式,而药温、气温和初速减退统一为2次多项式;σ为均方根误差值。D为距离,αi为多项式系数。

1)                  瞄准角


2)                  飞行时间


3)                  横风修正(横风速度为10m/s时,系数W=1)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了或实现弹道的相关法,特别是弹道公式。首先,我得回顾一下弹道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方法。弹道主要是通过数学模型和数值方法来模拟弹丸的飞行轨迹,考虑的因素包括空气阻力、重力、风速、温度等。根据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弹道软件使用了龙格库塔法来处理微分方程,这应该是弹道的核心部分。 首先,我需要明确弹道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弹丸在飞行过程中受到多个力的作用,主要是重力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是向下的,而空气阻力通常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方向与速度相反。因此,运动方程可以分为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分量。 接下来,用户提到了射表的使用。射表以表格形式给出不同距离的参数,但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插值或函数逼近来获取任意距离的数据。这涉及到数值分析中的插值方法,比如样条插值或多项式插值,以及如何将这些数据整合到弹道模型中。 然后是关于龙格库塔法的应用。用户提供的引用[1]提到该法用于求微分方程,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因此,在弹道中,需要将弹丸的运动方程转化为一组常微分方程,并使用龙格库塔法进行迭代求。这里可能需要四阶龙格库塔,这是最常用的形式,因为它平衡了计复杂度和精度。 另外,用户可能想知道具体的实现步骤。比如,如何初始化参数,如何划分时间步长,如何处理空气阻力随速度和高度的变化等。空气阻力的计可能涉及复杂的函数,甚至需要查表或经验公式,尤其是跨音速阶段阻力系数变化较大。 还需要考虑的是初始条件,比如初速度、发射角度、环境参数等。这些都会影响弹道的形状和最终落点。此外,可能还需要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尤其是在远程弹道中,但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更复杂的模型。 接下来,用户可能需要代码示例。根据示例中的Python代码结构,弹道的实现可能类似,需要定义微分方程的函数,然后应用龙格库塔法进行迭代。例如,将速度和位置作为状态变量,每一步计加速度,并更新状态。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要覆盖弹道的不同方面,如微分方程的构建、数值方法的选择、环境因素的处理以及实际应用中的优化方法等。需要确保问题具有针对性,帮助用户进一步深入学习或决问题。</think>### 弹道法与实现 弹道的核心是通过数学模型和数值方法模拟弹丸飞行轨迹,涉及微分方程求、环境参数修正和射表数据插值。以下是关键步骤和公式: --- #### 1. **弹道运动微分方程** 弹丸运动遵循牛顿定律,主要受重力$g$和空气阻力$F_d$影响: $$ \frac{d\vec{v}}{dt} = \vec{g} + \frac{\vec{F_d}}{m} $$ 其中空气阻力公式为: $$ F_d = \frac{1}{2} \rho v^2 C_d A $$ - $\rho$为空气密度,$C_d$为阻力系数,$A$为弹丸横截面积,$v$为速度[^1]。 --- #### 2. **数值求方法:龙格库塔法(RK4)** 将运动方程转化为四维状态向量$\vec{y} = [x, y, v_x, v_y]$,定义微分方程组: $$ \begin{cases} \frac{dx}{dt} = v_x \\ \frac{dy}{dt} = v_y \\ \frac{dv_x}{dt} = -\frac{F_d}{m} \cdot \frac{v_x}{v} \\ \frac{dv_y}{dt} = -g -\frac{F_d}{m} \cdot \frac{v_y}{v} \end{cases} $$ 使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迭代求: $$ \vec{y}_{n+1} = \vec{y}_n + \frac{h}{6}(k_1 + 2k_2 + 2k_3 + k_4) $$ 其中$h$为时间步长,$k_1, k_2, k_3, k_4$为中间斜率。 --- #### 3. **射表数据插值** 射表提供离散距离对应的参数(如瞄准角、飞行时间),需用插值法获取任意距离值。常用**三次样条插值**: $$ S(x) = a_i + b_i(x - x_i) + c_i(x - x_i)^2 + d_i(x - x_i)^3 $$ 保证函数在插值点处连续且二阶可导[^2]。 --- #### 4. **代码实现框架(Python示例)** ```python def ballistic_ode(t, y, rho, C_d, A, m, g): x, y_pos, vx, vy = y v = np.sqrt(vx**2 + vy**2) Fd = 0.5 * rho * v**2 * C_d * A dxdt = vx dydt = vy dvxdt = -Fd/m * vx / v if v != 0 else 0 dvydt = -g - Fd/m * vy / v if v != 0 else -g return [dxdt, dydt, dvxdt, dvydt] def runge_kutta4(ode_func, y0, t_span, h, params): t_start, t_end = t_span n_steps = int((t_end - t_start) / h) t = t_start y = y0 trajectory = [] for _ in range(n_steps): k1 = ode_func(t, y, *params) k2 = ode_func(t + h/2, [y[i] + h/2 * k1[i] for i in range(len(y))], *params) k3 = ode_func(t + h/2, [y[i] + h/2 * k2[i] for i in range(len(y))], *params) k4 = ode_func(t + h, [y[i] + h * k3[i] for i in range(len(y))], *params) y = [y[i] + h/6 * (k1[i] + 2*k2[i] + 2*k3[i] + k4[i]) for i in range(len(y))] t += h trajectory.append((t, y[0], y[1])) return trajectory ``` --- #### 5. **环境因素修正** - **空气密度模型**:国际标准大气(ISA)公式: $$ \rho = \frac{P}{R \cdot T} $$ 其中$P$为气压,$T$为温度,$R=287.05 \, \text{J/(kg·K)}$。 - **风速补偿**:将风速向量$w$叠加到弹丸速度中: $$ v_{\text{eff}} = \vec{v} - \vec{w} $$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