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仅为常见的缩写解释,仅为协议中包含的一小部分:
AP: 接入点,也就是常说的路由器
MSDU: 802.3以太网协议中的物理层报文单元
A-MSDU: A为聚合的意思,意为多个MSDU组合在一起
MPDU: 802.11协议中的物理层帧单元
A-MPDU: 多个MPDU组合在一起的帧
Antenna connector:工作站模式中的测量点,一个虚拟的、由软件实现的RF节点
Association: 关联,代表两个无线节点在物理层建立联系
Authentication: 认证,对两个无线节点的数据交互进行加密
ANPI: 噪声大小显示器。对某个闲置信道的噪声进行测量
BSS: wifi接入点提供的基础服务集,提供无缝漫游
BSA: BSS的集合
Beamformer:采用波束成形矩阵算法接收数据的station
Beamforming:采用波束成形矩阵算法发送数据的station
Channel space:不同且不重叠的两个信道,类似1 6 11信道
Cipher suite:算法集合
CCA: 信道干净程度,一个方法(注意并不是java里的方法,而是一个物理层的抽象概念,一种功能)。
Collocated interference: 并置干扰,一个station中有另外的射频模块
CP: 竞争间隔。指对物理媒介的使用时,发起竞争的频率
CFP:无竞争间隔,指有协调点分配的可以自由传输数据的时间
CAP: 访问控制阶段。指在通过感知信道空闲后,媒介被混合协调器(混合协调是一种设备上自我竞争的模型)持续控制的一段时间
Deep sleep mode: 深度睡眠模式,连mesh环境下相邻station的beacon都不收(AP
应该是收的)
DCF:分布式协调功能。额外还要只要分布式系统(ess的集合)和分布式服务(在分布式系统中传递物理层访问控制数据的服务)
DFS:动态频率选择。
CMK:用于生成临时密钥。(根据描述,应该是类似路由器设置的password)
CTK:临时密钥,加密数据用
HCF: 混合协调功能,用于增强QOS和无线媒介访问。常见的有EDCA和HCCA(协议中表示是QOS针对无竞争媒介的数据传输)
Light sleep mode: 相对深度睡眠而言,会接收同mesh下的sta的beacon。
Link margin: 接收到数据所需的最小功率
LCI:定位配置相关
MSK: eap加密相关
MBSS:可以说是局域网
MIC: 用于数据完整性校验
MIMO:多进多出
NDP: NULL-data帧,不含数据,主要用作ps mode下。
PMK: 有EAP方法或PSK生成的密钥
Piggyback:包含之前接收数据的确认信息的数据帧
PC: AP用于协调各个接入的station
RSNI: 接收帧噪声干扰的具象化
TU:用于测量的时间单元,等于1024us
TIM: 用于节点的字段,常在beacon中用于展示哪些station有缓存数据
TXOP:数据传递机会,需要自己竞争物理媒介或被HCF分配
PLCP:物理层收敛过程。
PPDU:物理层数据单元,比MPDU更加底层(MPDU还处于软件层面)
HT:高速传输。当前有20M, 40M, 80M, 160M, 320M
ERP: 拓展的物理层速率
CCK:补码调制,一般和DSSS一起使用
ODFM:正交频复用,抗干扰强
DSSS:直接序列扩频,抗干扰差
RSN:用于确认认证阶段的校验。
Secondary channel: 用于组件一个40M信道的备选频段。例如当前协商的频宽为20M,相邻20M信道为干净频段,可以合并为40M频宽。那么相邻的20M信道就是备选信道。
CW:竞争窗口,对无线介质使用权竞争的时间间隔
MAC:媒介访问控制,也就是常说的物理层的一部分
PLCP:物理层收敛过程
PSDU:PLCP服务下的数据单元
VOIP:音频ip协议,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在ip协议的tos属性中占有最高级别(应该是次高,最高级别是保留的)
TKIP: 临时密钥健全协议
TPC: 发射功率控制,意图以最低的功率将数据发送到对端
本文解释了802.11无线网络协议中的重要术语,包括AP、MSDU、MPDU、A-MSDU和A-MPDU等。内容涉及网络连接、认证、信道管理、干扰和加密等多个方面,对理解无线网络协议有重要帮助。
534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