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以来,我们还是持续一周两次纠音,每次计划大约1小时左右,但是自打纠音以来就一直一小时右,从没左过。除了一次用了两个小时以外,其余均一个半小时才能解决问题。
导致会议低效的原因大概有三:
1、一言堂
就是一直阐述自己的观点,阐述完才允许别人插嘴,还说起来没完。典型是杨琛,我和欣桐、新阳、思婧都有这毛病,毎言久而听者甚寡,然后倒喝彩的就来了。
2、跑题
这个不算特别严重,但也不是没有。比如说纠音的时候一个音标不准然后写个单词,恰巧内个单词又有不准的音,然后。。。这样顺藤摸瓜纠音其实还是挺好的,不过纠着纠着就跑偏了,该纠的音,没有投入足够的关注就有点不太好。而且这类事不只干了一次。
3、打断
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打断别人的情况非常普遍,尤其是起争议的时候,简直一锅粥,熟的。有时候打断的是一言堂、有时候打断的别人是为了辅助陈述。可是原来陈述问题的人,要重复一遍之前的观点才能继续,别打断以后,还可能忘了原来的观点。暑假中来了一次会,好多了最近有再犯的趋势。
以上的低效是相互影响的,长期作用就会有人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然后爆发台下说小话、愣神走私啊什么的。说小话挺多的,愣神走私比较少,因为一般气氛还是挺热烈的哈哈。
这三点都是纠音活动里的导致低效的三个问题,跟学习方法啊什么没太大关系。参考《罗伯特议事规则》,我们打算以会议的形式尝试改善这些问题。
以前认为大家都是成年人,道理讲明白了不用那么多条条框框。现在觉得当初没有考虑到人性的弱点,还是图样图森破。鉴于此,试推行几条规则,有问题大家投票协商。
1、面向主持规则
对着主持人发言,与会者之间不直接辩论,发言时间和次序由主持人决定
2、限时限次规则
问题表现:【一言堂】说起来没完,他人得不到发言机会
处理办法:同一问题,发言次序、时间确定,主持人监督
3、一时一件规则
问题表现:【跑题】一个问题没结论,讨论另一个问题
处理办法:同一时刻只能处理一个问题,主持人监督
4、发言完整规则
问题表现:【打断】拒绝聆听、随意打断别人说话
处理办法:不得打断别人正当发言,主持人监督
5、主持中立规则
问题表现:主持犯以上2、3、4任意一条
处理办法:会议中主持人不得发表总结别人发言,不得发表意见,保持中立,维护秩序,会议完毕才可总结。
和之前纠音的不同之处,一是主持人只作为秩序维护者,不作为活动参加者,必须保持中立。二是改变了杂乱无章的谁想说就想说,而是所有问题都面向主持,意见相左的双方不会直接面对面解决问题,而是把问题展现出来,全员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