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刚通过了 CISSP 考试(134题),分享考试过程中“没人告诉我,但真!的!超!重要!”的经验,特别是给那些还在刷 Quantum、Boson、OSG 的同学们。
🧠【我的学习背景】
学习周期:5.5 个月(最后3个月每天4~5小时)
用到的资料:
OSG 第九版(必读)
Quantum Exams(刷完)
Boson(中期辅助)
Peter Zerger 的书 & YouTube
LearnZapp(打基础神器)
💡背景:我在学校 IT 岗工作过,有6年多通用技术经验;英语不是母语,我选择的是自己的母语版本考试。
OSG 和 LearnZapp 帮我构建了基本知识体系和术语理解。但!真实的 CISSP 考试不是测你记了多少,而是看你能不能在“信息模糊+选项都很像”的情况下做出【管理决策】。
Quantum 题里你只要看懂“DLP、MFA、SIEM”这些技术词,就能靠关键词定位答案。但实际考试根本不是这样。
真实题目会把这些技术藏在模糊描述中,比如:
「通过多层监督实现风险缓解」
「基于数据分类的预防性监控措施」
我发现一个规律:
一旦你开始遇到 RAID、加密算法、对称/非对称区别这种【偏技术题】,大概率是之前那些偏管理、偏决策的题你答错了。
因为 CAT 机制是根据你的答题情况动态调整难度。越“高层次决策题”,说明你越答得准!
❌【这些东西我压根没考到】
没有一个端口号
没有 ISO 编号
没有加密数学题
没有那种“哪个属于对称加密?”这种送分题
也没有那种“直接对号入座”的控制/域配对题
🎯【考了什么?】
几乎都是“CISO/安全总监该怎么选”的题型。四个选项都看似对,但你得选:
最“可扩展”的
最“不情绪化、最合规”的
最“符合治理逻辑”的
最“适合放进董事会PPT”的
比如:供应商管理、道德抉择、合同条款、数据主权、利益相关者沟通。
105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