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AI编程探索者,我最近完成了一个全球财经资讯可视化项目,我将分享设计思路、实现过程、个人感受,以及对AI辅助编程与传统开发方式的对比。
项目背景与设计思路
这个项目的核心任务是构建一个金融数据可视化系统,需要从多个API获取实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生成直观的图表。最具挑战性的部分是A股市场成交额数据的处理与可视化,尤其是历史数据的获取与展示。
设计之初,我采用了模块化的思路:
- 数据获取层:负责从各API接口获取原始数据
- 数据处理层:清洗、转换和分析数据
- 可视化层:直接生成数据图表
- 报告生成层:整合数据和图表,生成资讯报告
实现过程中的挑战与突破
数据源挑战
由于纯属自娱自乐,缺乏商业话数据API支持,最大的挑战来自数据源的不稳定性。比如腾讯股票API的响应格式非常特殊,使用了波浪线(~)分隔的字段,而且没有明确的字段映射文档。
# 解析腾讯股票API的特殊响应格式
def parse_tencent_stock_api(response_text):
# 示例响应: v_sh000001="1~上证指数~000001~3868.38~-15.23~-0.39~..."
parts = response_text.split('~')
return {
'name': parts[1],
'code': parts[2],
'price': float(parts[3]),
'change': float(parts[4]),
'change_percent': float(parts[5]),
'turnover': float(parts[36]) / 100000000 # 转换为亿元
}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409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