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的恶作剧者方法
1. 对设计方法的质疑
有人认为设计方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学术领域,甚至有人将其推崇备至。然而,有人对此提出了公开反对。因为在他看来,将设计的研究与设计实践分离开来是荒谬的。那些只研究设计方法而不进行设计实践的人,往往是受挫的设计师,他们缺乏塑造事物的冲动,也无法对如何塑造事物发表有意义的见解。
2. 恶作剧者的角色
2.1 时代背景与文化转变
我们生活在晚期实证主义时代,科学占据主导地位。根据孔德的观点,知识的每个分支都会依次经历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科学)三个阶段。在这种严格线性和单向的假设下,工业社会很难确定新的目标。而一种更接近东方哲学的循环假设认为,终点也可能是起点。经历了科学阶段后,我们可以重新走向神学阶段,探索存在的本质。这种意外而动态的假设将丰富我们的文化,尤其是设计文化。
2.2 设计师作为恶作剧者
设计师特别适合引导这种文化转变,因为他们掌握两种语言:中央权力的技术语言和边缘的方言。科学只使用数学这一线性、数字语言,而设计所处的人类世界充满不可预见的事物,使用的是不纯粹的语言。并非所有人都能在这两个世界之间自如切换并理解这两种语言,而设计若能扮演“恶作剧者”的角色,就能做到这一点。
2.3 恶作剧者的作用
Masao Yamaguchi 阐述了恶作剧者在中心与边缘之间作为动态催化剂的文化角色。规范(科学力量)需要异常、疯狂和不连续性,因为这些元素能带来灵活性,使规范得以适应和发展。因此,恶作剧者并非对中心构成威胁,而是系统生存的必要条件,他们的信息对于确保系统平衡至关重要。在任何社会中,绝对的同质性可能会危及社会整合,而异常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