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感想

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阅读和实践建立一个完整的个人知识体系。强调了从碎片化学习到系统化理解的重要性,并分享了构建知识体系的具体步骤:首先通过阅读多本书籍建立知识框架,接着利用思维导图深化理解和记忆,最后通过实践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接触博客的时间也有一年了,这段时间是一个尝试开始写博客的时间,但却不是一段真正开始有产出的时间。这一年里,要么因为种种原因停止了博客的写作,要么即使写出来的博客也都是零零碎碎,不成系统,没有深入。

知识的学习不应该是碎片化的,而应该成为一个系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同时知识还要深入,不能浅尝辄止。这样,才会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个成熟的知识体系的形成总要经历“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的这么一个过程,在这之后应该再加上一个实践的阶段。

学习某个东西最好的出发路径应该是看书,并且要多看几本类似的书。看书的过程就是“把书读厚”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不要求所有的知识点全部掌握,但要有一个大体的框架。

但是脑海中有一个大体的框架并不代表你真的掌握了这个框架,人的大脑是具有欺骗性的,他会让你觉得你大体明白了,但真要立马答上来或者写出来却是做不到的。这一步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是构建思维导图,先凭记忆,再翻书,将这个框架一点一点的扩展出来,固化下来。然后根据这个完备的知识体系图把书上的东西填进来,一点点消化掉。

最后一步就是实践了。消化了知识并不代表能够利用起来。这中间会有各种屏障,跨过这些屏障的最好途径就是实践。实践的方式有很多种。一种比较好的方式是看源码,在看源码的过程中思考为什么这样,怎样实现的,然后尝试着自己去实现。这样能真的将学到的东西用起来,而且不会走野路子。最终,实践还是离不开自己在工作的过程中应用了,这块只能靠总结与经验来填补了。

写博客的过程其实可以穿插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对于第二阶段来讲是对知识体系的总结固化,对于第三阶段来讲是对经验的总结固化。

希望能把看过的东西写下来,成为一个有产出的博主。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