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m回忆流水账

本文讲述了作者从高中物理竞赛转向ACM编程竞赛的经历,包括大学期间的训练起伏、团队合作与挑战,以及最终在南京地区的比赛中达到个人巅峰的故事,以退役为结尾。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转载一下我之前发表在知乎上的文章,我的acm生涯最后半年了,希望可以如愿进wf

今天是打完南京的第二天,追忆一下自己的acm生涯。

大学前
我初中浅浅的接触过数学竞赛,高中全身心投入物理竞赛(高二停课一年),结果复赛理论爆炸+自招取消。然后疫情来临,高考摆烂来到现在的湘潭大学(别的不说,我们学校acm校队的氛围以及政策条件是真的非常不错,这还是要感谢谢大)。

大一摆烂
来到大学,一开始也是不想打算法竞赛(放弃物理就可以看出我对竞赛的绝望,并且当时想如果刷题训练为什么不去高考复读?),就加入了一个更偏开发方向的实验室,但是感觉那里实在太过浮躁不适合学习(超出我容忍的底线)+acm的招新宣传做的真的不错,于是决定加入acm试试,然后就加了个群,挂了个名(基本上没训练)。

大二训练
再后来就是大一暑假集训,那时我已经摆烂一年(绩点也不高,天天打游戏),就想干点什么,别毕业找不到工作。于是就暑假留校集训。集训中一周训练4h但是考核基本都是第一,导致我非常自大,当时觉得金牌手到擒来,组队也是随便组组,觉得随便带两个人辅助我就好了。长期的摆烂换来的结果不言而喻,组队赛被另一个新生队暴揍,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并未让我努力,而是更加摆烂,后来差距越来越大,也就不和他们比了(非常灵活的自我要求)。

到了区域赛,收获了icpc济南铁,ccpc威海铁的成绩(也算是和我的投入相对应了,但值得一提,我们这两场都有题改一行就能ac,也算是对我不作为的惩罚吧)。然后就是寒假,当时进入一种很尴尬的状态——不想打游戏(类似电子yw),实在不知道干什么,于是就打打cf,结果发现挺好玩,就开始刷题,上分,刷题,上分。。。寒假结束从1400提升到了1900(水平应该已经到橙名以上了,那应该是我刷题最多,最努力的一段时间了,当时是真的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其中),然后就是到了icpc昆明,鉴于cf的提高,教练给了我们比赛机会(感谢教练对我们的信任),最后遗憾铜首(wa太多发了,有6,7发)。

大三
南京前
到了下半年,换了新队友(之前干爆我们队的新手队的核心+一个oi✌(之前和高年级的组队)),队友水平的提高让我比赛舒服很多,但引发了时间分配的争端(之前都是我独占机时)。多校,网络赛都打的不错(网络赛少人打到60rank),感觉已经稳金了。。。

结果队伍压力过大,两次葬送大好机会——沈阳银,绵阳银(沈阳过了个金牌题,但是没过签到题,绵阳中期崩了,2h没出题,最后时间不够了)。最后选择南京进行最后一搏。

南京
南京前我们训练vp各种金(除了2022西安银首,vp全是金),甚至开始期待出线(虽然vp没有打到过出线rank,但是期待正赛发挥无敌,事实证明想多了)。

南京真的是我目前水平能发挥出的巅峰水准了,中文体面让我可以独立读题(我的英语非常差,所有需要背的东西我水平都不高),前六题除了M几何之外,我都是很快出思路,告诉队友(或者自己写),开新题。。。我们前期节奏飞快,一度达到rank4(小输逆十字一手罚时(狗头保命))签完到后我单开E,他们开J,E我一开始看只和深度有关写了个长链剖分,发现假了,又写了个启发式合并(nlog2,其实可以优化到nlog,但感觉复杂度够,就懒得优化直接用set了),过了七题确定金牌就开始庆祝了(赛后发现,不过E也是金)。

结尾
我大概是退役了。。。有点不舍,但我感觉这是最好的划上句号的时间点了,感谢一下队友,不是肖巨和胡老板,不会有现在的成绩,肖巨为队伍牺牲很多(我们三之前的专题高度重合,肖巨为了队伍去新学了字符串和图论,真的非常感谢,肖巨作为队伍最稳的手,很多我没把握自己敲得题都会给肖巨写,蓝桥全国第一的含金量!),胡老板作为专精数学和几何的佬,是队伍的上限,多校多次拯救队伍,可惜这几场区域赛数学都偏少,没给胡老板发挥的机会。最后感谢一下教练谢大,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氛围以及成熟的培训流程,在前期是我愿意走下去的最大原因,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环境,再见acm,我的旅程就到这了。(结尾附上金牌截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