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中开始就接触函数这个概念,细细想想,一直以来对函数理解太过肤浅,都停留在y=f(x)这个基础上,即输入参数,通过f()这个函数,就得到y这个值。近期学习python,对函数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就是通过输入几个参数,通过定义一个def f()函数,返回一个自己想要的值。从生活中举例,例一:通过做某一项生意,赚更多的钱。这里做生意,可以理解为一个函数,返回的是钱。例二:通过一系列工作,获取一个美女的芳心。这里一系列的工作,可以理解为一个个函数,返回的是芳心。例三:个人输出一句好话,希望得到别人的微笑和赞美。可以理解为每一句语言是一个参数,语调、语速、场景、个人形象等都可以作为参数,通过对方的内心活动这个函数,来输出其微笑和赞美。例四:学生平时努力学习各个知识点,考试出一个好的成绩。平时掌握的各个知识点,可以理解为一个个函数,考试时快速准确地调用各个函数,圆满完成考试任务,结果输出一个高分。可以说函数这个思维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随处可见,也进一步提供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譬如我们高考想得到一个700分的高分这个输出,可以通过解决各个子函数来得出最终理想的输出结果。各科的分数作第一层子函数,每一科的大知识点作为第二层子函数,大知识点的小知识点作为第三层知识点,加上每个知识掌握的深度、灵活度等作为一个参数,在考试中通过调用各个知识点,来顺利解决试卷中各道试题并获得高分。
函数思想也可以有理解为模块化,每个模块就相当于一个函数。每个模块要实现一个特定的功能,即通过输入一些参数,得到希望得到的输出,该输出又可以作为另一个模块的输入。无数个模块的组合来实现一个整体功能,当其中一个模块损坏时,可以用另一相具有相同功能的模块来替代,而不影响整体功能的输出。例如在集成电路中,稳压模块就是将日常生活的电压,通过其内部的功能,输出指定的电压电流,来为其他模块提供服务。
这种函数化的模块思维,在社会生活中都得到体现。如国家希望整个社会输出的公平、正义、和谐,人民民主、富强、安居乐业等,这样的输出当然需要大量的输入,就是通过法治建设、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建设等多个输入,每个输出又是一个大的模块,循环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