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后想10秒钟,你会改变自己!

通过一对兄弟爬80层楼的故事,寓意人生的四个阶段,并强调把握当下、追求梦想的重要性。

有一对兄弟,他们的家住在80层楼上。有一天他们外出旅行回家,发现大楼停电了!虽然他们背着大包的行李, 但看来没有什么别的选择,于是哥哥对弟弟说,我们就爬楼梯上去!于是,他们背着两大包行李开始爬楼梯。爬到20楼的时候他们开始累了,哥哥说“包包太重 了,不如这样吧,我们把包包放在这里,等来电后坐电梯来拿。”于是,他们把行李放在了20楼,轻松多了,继续向上爬。
  
  他们有说有笑地往上爬,但是好景不长,到了40楼,两人实在累了。想到还只爬了一半,两人开始互相埋怨,指责对方不注意大楼的停电公告,才会落得如此 下场。他们边吵边爬,就这样一路爬到了60楼。到了60楼,他们累得连吵架的力气也没有了。弟弟对哥哥说,“我们不要吵了,爬完它吧。”于是他们默默地继 续爬楼,终于80楼到了!兴奋地来到家门口兄弟俩才发现他们的钥匙留在了20楼的包包里了。
  
  有人说,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反映了我们的人生:20岁之前,我们活在家人、老师的期望之下,背负着很多的压力、包袱,自己也不够成熟、能力不足,因此步 履难免不稳。20岁之后,离开了众人的压力,卸下了包袱,开始全力以赴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就这样愉快地过了20年。可是到了40岁,发现青春已逝,不免产 生许多的遗憾和追悔,于是开始遗憾这个、惋惜那个、抱怨这个、嫉恨那个,就这样在抱怨中度过了20年。到了60岁,发现人生已所剩不多,于是告诉自己不要 在抱怨了,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于是默默地走完了自己的余年。到了生命的尽头,才想起自己好象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原来,我们所有的梦想都留在了20岁的 青春岁月。
  
    人因梦想而伟大,机会永远属于那些有准备并立即行动的人!

采用PyQt5框架与Python编程语言构建图书信息管理平台 本项目基于Python编程环境,结合PyQt5图形界面开发库,设计实现了一套完整的图书信息管理解决方案。该系统主要面向图书馆、书店等机构的日常运营需求,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图书信息的标准化管理流程。 系统架构采用典型的三层设计模式,包含数据存储层、业务逻辑层和用户界面层。数据持久化方案支持SQLite轻量级数据库与MySQL企业级数据库的双重配置选项,通过统一的数据库操作接口实现数据存取隔离。在数据建模方面,设计了包含图书基本信息、读者档案、借阅记录等核心数据实体,各实体间通过主外键约束建立关联关系。 核心功能模块包含六大子系统: 1. 图书编目管理:支持国际标准书号、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等专业元数据的规范化著录,提供批量导入与单条录入两种数据采集方式 2. 库存动态监控:实时追踪在架数量、借出状态、预约队列等流通指标,设置库存预警阈值自动提醒补货 3. 读者服务管理:建立完整的读者信用评价体系,记录借阅历史与违规行为,实施差异化借阅权限管理 4. 流通业务处理:涵盖借书登记、归还处理、续借申请、逾期计算等标准业务流程,支持射频识别技术设备集成 5. 统计报表生成:按日/月/年周期自动生成流通统计、热门图书排行、读者活跃度等多维度分析图表 6. 系统维护配置:提供用户权限分级管理、数据备份恢复、操作日志审计等管理功能 在技术实现层面,界面设计遵循Material Design设计规范,采用QSS样式表实现视觉定制化。通过信号槽机制实现前后端数据双向绑定,运用多线程处理技术保障界面响应流畅度。数据验证机制包含前端格式校验与后端业务规则双重保障,关键操作均设有二次确认流程。 该系统适用于中小型图书管理场景,通过可扩展的插件架构支持功能模块的灵活组合。开发过程中特别注重代码的可维护性,采用面向对象编程范式实现高内聚低耦合的组件设计,为后续功能迭代奠定技术基础。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think> 我们计划使用一个4x4矩阵键盘和4位数码管(实际可能只需要1位或2位显示,但这里按4位设计,可扩展),以及4个LED灯表示加减乘除运算。 功能描述: 1. 数码管显示当前数字(初始0),通过按键输入0-9的数字,可以输入多位数(但这里我们设计为个位计数器,所以实际上每次只处理个位数?但题目要求是“个位计数器”,可能是指运算数是个位数?但显示可能是多位数?) 2. 四盏灯分别代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当按下运算符按键时,相应的灯亮起,表示当前选择的运算。 3. 按下等号键后,根据当前选择的运算,对之前输入的数字和当前显示的数字进行运算(注意:需要两个操作数,第一个操作数在按下运算符之前输入,第二个操作数是按下运算符后输入的数字,最后按等号得到结果)。 4. 除法保留整数部分。 5. 其他按键:比如清除键(复位)。 但是,题目要求是“个位计数器”,我们理解为操作数都是个位数(0-9),所以每次输入的数字按键都是个位数,但运算结果可能是两位数(比如9+9=18),所以数码管需要能够显示两位数。 设计思路: 1. 矩阵键盘布局:通常4x4键盘有16个按键,我们可以分配如下: 0 1 2 3 4 5 6 7 8 9 + - * / = C(清除) 这样,数字0-9,四个运算符(+、-、*、/),等号(=)和清除(C)都有了。 2. 数码管显示:我们可以使用4位数码管,但实际我们只需要显示当前输入的数字和运算结果。由于操作数是个位数,所以最多显示两位数(比如结果最大为81(9*9)或18(9+9))。我们可以用最后两位来显示,或者根据需求设计。 3. 状态机设计: 初始状态:显示0,没有运算符被选中(所有LED灭)。 步骤: a. 用户按下一个数字键(0-9),显示该数字(如果之前是0或者是初始状态,则替换;如果已经有一个数字,则可以按新数字重新输入,因为我们每次运算都是两个个位数,所以可以设计为输入第二个数字时覆盖第一个?但这样不能连续运算。或者设计成:按运算符后,再输入第二个数字,然后按等号显示结果。结果出来后,再按数字键则重新开始?) 更合理的流程: - 开始:显示0 - 按数字键:显示该数字(作为第一个操作数) - 按运算符键:记录第一个操作数和运算符,并点亮对应的LED,同时清空当前显示(或者显示0,等待输入第二个数字) - 再按数字键:输入第二个操作数(显示该数字) - 按等号键:进行计算,显示结果(同时熄灭运算符LED) - 清除键:任何时候按下,回到初始状态。 连续运算:计算完结果后,我们可以将结果作为下一次运算的第一个操作数。例如:计算完3+4=7后,此时显示7,用户接着按“+”,再按5,再按“=”,则计算7+5=12。 4. 变量设置: - current_value: 当前数码管显示的值(整数) - first_operand: 存储第一个操作数(当按下运算符时,将current_value存入first_operand,并重置current_value为0,等待输入第二个操作数) - operator: 存储当前选择的运算符(加、减、乘、除) 5. 按键处理逻辑: 数字键:current_value = current_value * 10 + key_value; 但题目要求是个位计数器,所以实际上我们只允许输入0-9,而且每次只输入一位。所以我们可以设计为:当按下数字键时,直接将该数字作为当前操作数(覆盖当前显示),即current_value = key_value。但这样就不能输入多位数。考虑到运算结果可能是两位数,所以我们需要显示两位数。但是操作数我们限制为个位数(即每次输入一个数字就覆盖之前的)。这样,我们每次输入的操作数都是个位数,但结果可以两位数。 因此,我们修改: - 在输入第一个操作数时:按数字键,current_value = key_value(直接覆盖) - 同样的,输入第二个操作数时:按数字键,current_value = key_value(覆盖) 这样,我们就不需要连续输入多位。 但是,如果我们要支持连续运算(即上一次的结果作为下一次的第一个操作数),那么这个结果可能是两位数,而我们的操作数要求个位数,所以这里需要权衡。题目要求是“个位计数器”,所以我们可以限定操作数只能是个位数(0-9),那么在上一次结果为两位数的情况下,我们不允许直接将其作为操作数?或者,我们只取其个位数?但这样不符合常规。 另一种解释:题目要求“个位计数器”可能是指计数器只能处理个位数的加减乘除,但结果可以多位显示。所以我们在输入操作数时,只能输入0-9,不能输入两位数。因此,在输入操作数时,每次按数字键都是覆盖当前操作数(即当前操作数永远是一个0-9的数字)。这样,在按下运算符后,输入第二个操作数时,同样只能输入一位数。 因此,流程如下: 初始:current_value=0,operator=NONE,LED全灭。 按数字键(0-9):current_value = 该数字,并显示该数字。 按运算符键:将current_value存入first_operand,operator设置为该运算符,点亮对应LED,current_value重置为0(但此时显示0,也可以不清0,而是等待输入覆盖,因为我们输入第二个操作数时会覆盖)?这里我们可以选择不清0,等待下一个数字输入覆盖。或者,我们也可以不显示0,而是等到按下数字键再显示。但为了清晰,我们可以重置current_value为0,并显示0,这样如果用户按下数字键,就会覆盖0。 然后,按数字键(0-9):current_value = 该数字(覆盖0),显示该数字。 按等号键:计算: if operator is '+': result = first_operand + current_value; if operator is '-': result = first_operand - current_value; if operator is '*': result = first_operand * current_value; if operator is '/': result = first_operand / current_value; (注意:除法,如果current_value为0则处理,这里题目要求整数部分,所以直接整数除法) 然后,显示result(注意:result可能是负数吗?减法可能出现负数,所以我们的数码管需要支持负号?但题目没有要求负数,所以我们限定操作数为非负整数,减法时如果结果为负,我们可以处理为0或者报错?或者用补码?但题目没有说明,我们这里按照非负处理,并且减法如果得到负数就置0?或者,我们不允许出现负数,当减法结果小于0时,显示0?) 然后,更新:current_value = result; 这样,连续运算时,这个结果可以作为下一次的第一个操作数(注意:这个结果可能超过9,但我们下一次输入操作数时,只能输入0-9,所以下一次输入第二个操作数时,我们覆盖current_value,那么上一次的结果就会被覆盖掉?所以连续运算时,我们实际上需要将结果作为下一次的第一个操作数,所以我们在计算完后,将current_value设置为result,并且此时就可以作为下一次运算的第一个操作数。但是,当我们按下等号后,运算符的LED应该熄灭,operator重置为NONE。 按清除键(C):初始化所有状态。 6. 数码管显示: 因为我们只用一个数码管显示数字?但实际上我们可能需要显示两位数。所以我们需要两个数码管(或者用4位数码管,但只使用后两位)。由于我们使用4位数码管,我们可以设计成只使用其中两位(或者根据需要),这里我们使用最后两位来显示数字(00-99)。如果是负数,我们还需要一位显示负号,但前面我们决定减法出现负数时置0,所以可以不考虑负数。 显示函数:将current_value分解成十位和个位,然后显示在最后两位数码管上。 7. LED灯指示运算: 我们用4个LED分别代表加、减、乘、除。当按下相应的运算符时,对应的LED亮,其他灭(或者也可以同时亮多个?但通常一次只有一个运算符)。当按下等号后,所有运算符LED熄灭。 8. 硬件连接: - 矩阵键盘:通常接4行4列,使用8个IO口。 - 数码管:如果是共阴或共阳,需要位选和段选。通常需要8个段选(a~dp)和4个位选(如果4位数码管)。 - LED灯:4个LED,每个LED接一个IO口(通过限流电阻)。 9. 编程实现(伪代码): 初始化: current_value = 0 first_operand = 0 operator = NONE 初始化数码管(显示00) 初始化矩阵键盘 初始化4个LED灯(全部熄灭) 主循环: 扫描键盘,获取按下的键值(如果没有按下,则继续扫描) 如果按下数字键(0-9): current_value = 键值(0-9) 更新数码管显示:显示current_value(注意:current_value是个位数,所以显示在数码管的个位,十位显示0?或者我们也可以直接显示两位,比如current_value是5,我们显示05?但这样不直观,我们可以只显示一位,但数码管有两位,我们可以在十位显示0,个位显示5;或者,我们平时不显示十位的0,即只显示个位。但考虑到两位数,在输入个位数时,我们只显示个位,当运算结果两位数时,显示两位数。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在输入时,如果current_value<10,我们只显示在个位(十位不显示或显示0?),但这样数码管驱动需要支持不显示某一位。简单起见,我们始终显示两位,即输入5显示05,输入12显示12。) 所以,我们设计数码管显示函数:show_number(int num),将num分解成十位和个位,分别显示在数码管的十位和个位(如果num是一位数,则十位显示0,个位显示该数)。 如果按下运算符键(+、-、*、/): 如果当前operator不等于NONE,说明之前已经按过一次运算符,但没有按等号,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视为连续运算,即先计算上一次的运算(相当于自动按了等号),然后再设置新的运算符。 否则: first_operand = current_value operator = 当前按下的运算符 点亮对应的LED,其他运算符LED熄灭 current_value = 0 (重置,等待输入第二个操作数) 显示00(或者显示0,因为我们显示函数是显示两位,所以显示00) 如果按下等号键: 如果operator不等于NONE,则进行运算: second_operand = current_value if operator == '+': result = first_operand + second_operand if operator == '-': result = first_operand - second_operand if result < 0: result = 0 // 避免负数,显示0 if operator == '*': result = first_operand * second_operand if operator == '/': if second_operand == 0: result = 0 // 除0处理 else: result = first_operand / second_operand // 整数除法 current_value = result show_number(current_value) // 显示结果 熄灭所有运算符LED operator = NONE // 重置运算符 注意:此时,current_value存储的是结果(可能两位数),下一次运算时,这个值可以作为第一个操作数(如果用户接着按运算符的话)。 如果按下清除键(C): current_value = 0 first_operand = 0 operator = NONE 数码管显示00 熄灭所有LED 10. 关于除法保留整数部分:在整数除法中,C语言中两个整数相除就是整数部分(舍去小数)。所以直接使用整数除法即可。 11. 矩阵键盘扫描: 通常采用行列扫描法,检测哪个按键被按下。注意消抖。 12. 数码管动态显示:由于是多个数码管,我们需要动态扫描,即轮流点亮每一位,并发送对应的段码。在循环中不断刷新。 13. 注意:在嵌入式编程中,矩阵键盘扫描和数码管显示都需要快速循环,否则会有闪烁或按键不灵敏。 14. 代码结构(主循环框架): while(1) { key = get_key(); // 获取按键,如果没有按键则返回一个特殊值(比如-1) if (key != -1) { // 根据按键类型处理 if (key >=0 && key<=9) // 数字键 { current_value = key; show_number(current_value); // 更新显示 } else if (key是运算符) { // 如果之前已经有运算符未计算,先计算之前的 if (operator != NONE) { // 这里我们简化,先计算之前的运算符(相当于自动按了等号) // 调用等号处理函数,计算当前状态 // 计算完后,operator会被置为NONE // 然后,我们再设置新的运算符 // 注意:计算后current_value变成了结果,然后我们要用这个结果作为新的first_operand calculate(); // 这里我们用一个函数来实现等号的功能 } first_operand = current_value; operator = key; current_value = 0; show_number(current_value); // 显示0 // 点亮对应的LED,其他运算符LED灭 set_operator_led(operator); } else if (key是等号) { if (operator != NONE) { calculate(); } } else if (key是清除) { clear(); } } // 数码管动态扫描,每次循环都要调用 display_refresh(); } 其中,calculate函数: void calculate() { int second = current_value; switch(operator) { case '+' : current_value = first_operand + second; break; case '-' : current_value = first_operand - second; if (current_value < 0) current_value = 0; break; case '*' : current_value = first_operand * second; break; case '/' : if (second == 0) current_value = 0; else current_value = first_operand / second; break; } // 更新显示 show_number(current_value); // 复位运算符 operator = NONE; // 熄灭所有运算符LED clear_operator_led(); } 15. 注意:按键扫描函数需要处理抖动,通常延时10-20ms再检测一次。 16. 数码管显示函数show_number(int num): 由于我们只显示两位数(且非负),最多99,负数不显示(按0处理): 十位数 = num / 10; 个位数 = num % 10; 然后,将十位数显示在数码管的十位(即第二个数码管),个位数显示在个位(第一个数码管)。注意:如果使用4位数码管,可以固定用最后两位。 17. 硬件连接(以蓝桥杯嵌入式开发板为例): - 矩阵键盘:连接到GPIO端口,具体需要看扩展板原理图。例如,行线接PA0-PA3,列线接PA4-PA7。 - 数码管:通常使用74HC595驱动,或者直接使用IO口。需要查看原理图。 - LED灯:用4个GPIO控制,比如PB0-PB3。 18. 蓝桥杯嵌入式开发板扩展板上的数码管和矩阵键盘资源: 引用[1]中提到了数码管和ADC按键,但我们这里要求矩阵键盘(不是ADC按键),所以我们需要参考其他的矩阵键盘连接方式。但是,扩展板可能已经集成了矩阵键盘,或者需要自己连接。 如果没有矩阵键盘,我们可以用普通按键模拟,但题目要求矩阵键盘,所以我们需要连接一个4x4矩阵键盘到开发板的IO口。 19. 学习资源: - 学习如何使用STM32的GPIO进行矩阵键盘扫描(行列反转法或逐行扫描法)。 - 学习数码管的动态显示原理,以及如何通过锁存器(如74HC595)驱动数码管。 20. 代码实现步骤: 步骤1:配置GPIO(矩阵键盘的行线为输出,列线为输入;数码管的时钟、数据、锁存引脚;LED灯的GPIO) 步骤2:编写数码管显示驱动(包括发送一个字节到74HC595的函数,显示数字的函数) 步骤3:编写矩阵键盘扫描函数(获取当前按下的键值) 步骤4:编写主循环,按照上述逻辑处理按键。 21. 可能遇到的问题: - 矩阵键盘扫描不准确:注意消抖,以及扫描的频率。 - 数码管显示闪烁:动态扫描的频率不能太低,一般要大于50Hz(即每秒钟扫描整个数码管50次以上)。 22. 参考资料: 蓝桥杯嵌入式扩展板原理图,确定各模块连接引脚。 23. 由于具体硬件连接需要查看原理图,这里无法给出具体引脚定义。 根据以上设计,即可实现所需功能。 相关问题: 1. 矩阵键盘的扫描原理是什么? 2. 如何驱动数码管显示数字? 3. 在STM32中,如何进行GPIO的配置和操作? 4. 如何实现连续运算(即不按等号,直接按下一个运算符)? 5. 如何处理除数为0的情况? 6. 如果希望支持负数显示,应该如何修改数码管显示函数? 7. 如何优化按键扫描和数码管显示以减少CPU占用? 8. 如何添加一个功能:在按下运算符后,仍然可以修改当前输入的数字(比如按错数字,可以重新按)? </think> ### 矩阵键盘与数码管实现个位计数器 #### 核心设计思路 1. **矩阵键盘布局**(4×4): ``` 1 2 3 + 4 5 6 - 7 8 9 * C 0 = / ``` - 数字键:0-9 - 运算符:加减乘除(对应四盏LED) - 功能键:清除(C)、等号(=) 2. **数码管显示**: - 显示当前输入数字(0-99) - 运算结果取个位(除法保留整数部分) 3. **LED指示**: - LED1亮:加法 - LED2亮:减法 - LED3亮:乘法 - LED4亮:除法 #### 实现步骤 **1. 硬件连接** ```c // 矩阵键盘连接(示例:PB8-PB15) #define ROW1 PB8 #define ROW2 PB9 #define ROW3 PB10 #define ROW4 PB11 #define COL1 PB12 #define COL2 PB13 #define COL3 PB14 #define COL4 PB15 // 数码管连接(共阳数码管) // 段选:PA0-PA7 (a-g, dp) // 位选:PC0-PC3 (4位数码管) // 运算LED指示 #define LED_ADD PD0 // 加 #define LED_SUB PD1 // 减 #define LED_MUL PD2 // 乘 #define LED_DIV PD3 // 除 ``` **2. 核心逻辑代码** ```c // 状态变量 int current_value = 0; // 当前显示值 int stored_value = 0; // 存储的操作数 char operation = 0; // 当前运算符 // 矩阵键盘扫描 uint8_t key_scan() { uint8_t key = 255; // 扫描行(输出低电平) for(int i=0; i<4; i++) { set_rows(0xFF ^ (1<<i)); delay_ms(5); // 检测列输入 uint8_t cols = read_cols(); if(cols != 0xF) { for(int j=0; j<4; j++) { if(!(cols & (1<<j))) { key = i*4 + j; // 计算键值 while(read_cols() != 0xF); // 等待释放 return key; } } } } return 255; // 无按键 } // 按键处理 void process_key(uint8_t key) { // 数字键 (0-9) if(key <= 9) { current_value = current_value * 10 + key; if(current_value > 99) current_value %= 100; // 限制两位数 } // 运算符键 else if(key >= 10 && key <= 13) { // +,-,*,/ stored_value = current_value; current_value = 0; operation = "+-*/"[key-10]; set_operation_led(key-10); // 点亮对应LED } // 等号键 else if(key == 14) { // = switch(operation) { case '+': current_value = stored_value + current_value; break; case '-': current_value = stored_value - current_value; break; case '*': current_value = stored_value * current_value; break; case '/': if(current_value != 0) current_value = stored_value / current_value; // 整数除法 break; } current_value %= 10; // 取个位数 clear_operation_leds(); // 熄灭所有LED } // 清除键 else if(key == 15) { // C current_value = 0; stored_value = 0; operation = 0; clear_operation_leds(); } update_display(current_value); // 更新数码管 } // 主循环 while(1) { uint8_t key = key_scan(); if(key != 255) process_key(key); delay_ms(50); // 防抖延时 } ``` #### 关键知识点 1. **矩阵键盘扫描原理**: - 逐行输出低电平,检测列输入状态 - 行列组合确定按键位置(行列扫描法) 2. **数码管动态显示**: ```c void update_display(int num) { uint8_t digits[2] = {num/10, num%10}; // 分离十位和个位 for(int i=0; i<2; i++) { set_segment(digits[i]); // 设置段选 set_digit(i); // 选择位 delay_ms(5); // 延时保持亮度 } } ``` 3. **运算逻辑要点**: - `current_value`:当前输入/显示值 - `stored_value`:存储的第一个操作数 - 除法使用整数除法 `/` 自动舍弃小数 - 最终结果取模 `% 10` 获得个位 #### 优化建议 1. **按键消抖**:硬件消抖(并联0.1μF电容)或软件消抖(检测到按键后延时10ms再确认) 2. **显示优化**:高位零熄灭(如显示"5"而非"05") 3. **错误处理**:除数为0时显示"E"错误码 4. **电源管理**:数码管扫描间隔加入休眠模式 > 注:实际开发需参考具体开发板原理图调整引脚定义,如蓝桥杯嵌入式板数码管通常由74HC595驱动[^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