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业务数据可用性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上的数据量激增,随之而来的数据和业务的可用性越来越重要。但是实际上业务系统中的业务数据可用性问题就像打地鼠游戏一样,永远猜不到下一个问题会在哪里冒出来,诸如数据误删、机房断网、勒索病毒等导致数据和业务可用性的问题层出不断。业务数据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带来各种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公司停业倒闭。所以业务数据可用性极为重要,数据的容灾备份即是数据安全可用性的最后保障。
1.2 容灾和备份区别
容灾是指在相隔较远的异地,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IT系统,互相之间可以进行健康状态监视和功能切换,当一个地方因为意外出现了不可用的问题时,通过监控实现快速发现问题,并通过手动或者自动的方式进行切换,启用并调度到另一个系统中,以保障该系统功能可以继续正常工作,容灾的重点目标在于业务的连续性。
备份指的是数据备份或系统备份,采用备份软件技术实现,数据备份系统只保护数据的安全性。本质上备份就是数据的拷贝,通过副本保存的方式,保障数据的可用性。备份数据的保存位置和周期是备份任务中的关键点。备份保存的位置,决定了故障域的大小,备份的周期,决定了在进行恢复时,数据的丢失量大小。
2.1 容灾级别分类
容灾具备多种分类方式,在容灾级别上一般分成3个级别,分别是数据级、应用级和业务级。不同级别的容灾,实现的方案和达成的效果各不相同。数据级,是最底级,要保证数据副本可用,应用级主要是在应用程序层实现高可用,业务级需要通过访问接入控制等实现多活。
2.2 数据级说明
数据级容灾在容灾的级别中,属于最基础层,一般通过建立一个异地容灾数据中心,使用各类备份技术,将主数据中心的数据进行远程备份,备份至灾备数据中心中。在数据级的备份有多种方式,如通过存储设备本身的远程存储复制功能,以及最基本的常规网络备份功能。在数据级容灾的级别下,单数据中心在灾难发生之后,其他数据中心的数据不会丢失或者遭到破坏,能够继续使用。
数据级容灾实现的备份内容仅是文件,由于只考虑到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