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局域网基础
1.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形,环形。
2.IEEE802.2标准定义的共享介质局域网有三类:采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由802.3制定)的总线型局域网,采用Token Bus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由802.4制定)的总线型局域网,采用Token Ring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由802.5制定)的环形型局域网。而第一类共享介质局域网最为常用,也称作Ethernet(以太网),网中所有的结点都能平等地争用发送数据的权利。以后可以认为802.3等于Ethernet。
3.Ethernet中,介质访问控制方法采用CSMA/CD,概括为: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随机延迟后重发。
4.典型的MAC地址长48位。储存在网卡的ROM中。
5.802.2标准规定了LLC层规范。802.3。。。802.11规定了MAC层和物理层的规范。802.11将MAC层分成了两个子层:分布式协调功能(DCF)子层和点协调功能(PCF)子层。
6.IEEE802.x协议只涵盖了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第五章 IP协议
1.路由器(在internet中也称网关)负责网络和网络(不同子网)之间的连接,数据从源主机出发经常需要经过多个路由器才能到达目的主机,所经过的路由器负责将数据从一个网络送到另一个网络,路由器需要根据数据所到达的目的地,为其选择一个最佳路径,即指明数据传输的方向。
2.IP地址:(p114)
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分为5类。
A类:7位表示网络,24位表示主机,因此它可用于大型网络,16777214台机 器。第一字节范围:1~126。
B类:14位表示网络,16位表示主机,中规模网络,65534台机器。第一字节范围:128~191。
C类:21位表示网络,8位表示主机,去掉全零和全1,最多能容纳254台机器。第一字节范围:192~223。
D类:多目的地址发送。
E类:保留。
IP地址采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法:每1个字节用1个10进制数表示,因此一共4个10进制数,用“.”隔开。
几种特殊的IP地址:
网络地址:有效的网络号和全零的主机号,用来表示一个具体的网络。
广播地址:有效的网络号和全“1”的主机号,主机可以使用该IP地址向该子网内的机器广播信息。
回送地址:127.0.0.1,用于网络软件的测试和本地机器进程间的通信。
本地地址:192.x.x.x或者10.x.x.x是不分配给internet用户的,可以在内部局域网使用这些IP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