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利的jQuery》学习笔记——jquery动画

本文深入探讨jQuery中动画方法的使用,包括基本动画、淡入淡出、上下滑动、自定义动画、动画回调、停止动画、判断动画状态、延迟动画及多种动画方法的应用。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实现元素的位移、大小变化、透明度调整等多种视觉效果。

1、show()方法和hide()方法:最基本的动画方法。hide()相当于将元素的display样式改为“none”;show()相当于将元素的display样式改为'"block"或者“inline”。show()方法和hide()方法在jquery事件笔记中已经用过了,这里不再赘述。

2、fadeIn()方法和fadeOut()方法:元素的“淡入淡出”,只改变元素的透明度,fadeOut()方法会在指定的一段时间内降低元素的不透明度,直到元素完全消失。fadeIn()方法相反。

3、slideUp()方法和slideDown()方法:调用slideDown()方法,这个元素将由上至下延伸显示。slideUp()方法正好相反,元素将由下到上缩短显示。

4、自定义动画:animate()方法:结构为animate(params,speed,callback);

params:一个包含样式属性及值的映射;

speed:速度参数,可选。

callback:在动画完成时执行的函数,可选。

1)自定义简单动画:定义一个id为panel的div

<div id="panel">
</div>
给panel添加css样式:

#panel{
	position:relative;    
	width:100px;
	height:100px;
	border:1px solid #0050D0;
	background:#96E555;
	cursor:pointer;
	
	}
给panel添加动画:

$(function(){
	$("#panel").click(function(){
		$(this).animate({left:"500px"},3000);  //3秒内,向右移动500像素。
	});
});
此时,panel元素从左至右在3秒内移动500像素。

2)累加,累减动画:

设置left属性为500px,则点击一次移动500像素,当再次点击,不再移动了,如果想继续移动,则设置为“+=500px”或者“-=500px”。

$(function(){
	$("#panel").click(function(){
		$(this).animate({left:"+=500px"},3000);  //3秒内,向右移动500像素。
	});
3)多重动画:

同时执行多个动画:例如希望在元素向右滑动的同时,放大元素的高度,则可以在animate函数中同时设置height属性。

$(function(){
	$("#panel").click(function(){
		$(this).animate({left:"+=500px",height:"300px"},3000);  
	});
});
按顺序执行多个动画:希望先向右移动,再放大高度。

$(function(){
	$("#panel").click(function(){
		$(this).animate({left:"+=500px"},3000)
 		       .animate({height:"300px"},3000);  
	});
});
这样在left这个定位属性改变之前,height属性将不会被改变。动画效果的执行具有先后顺序。

综合动画:可以将上面的动画效果组合起来:例如,向右移动的同时,增大它的高度,并将它的不透明度从50%变换到100%,然后再让他从上到下移动,同时它的宽度变大,当完成这些效果后,让它以淡出的方式隐藏。

$(function(){
	$("#panel").click(function(){
		$(this).css("opacity",0.5);
		$(this).animate({left:"+=500px",height:"300px",opacity:"1"},3000)
			    .animate({top:"200px",width:"200px"},3000)
				.fadeOut("slow");  //3秒内,向右移动500像素。
	});
});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为同一个元素应用多重效果时,可以通过链式方式对这些效果进行排队。

5、动画回调函数:为什么要用回调函数呢?如果,想在最后一步切换元素的CSS样式,而不是隐藏元素:如果只是将fadeOut("slow")改为css("border","5px solid blue"),这样不能得到预期效果,实际的效果是,刚开始执行动画的时候,css()方法就被执行了。原因是css()方法并不会加入到动画队列中,而是立即执行。可以使用回调函数对非动画方法实现排队。只要把css()方法写在一个动画的回调函数里即可。即在最后一个animate函数中添加一个function()参数,即为回调函数。

$(function(){
	$("#panel").click(function(){
		$(this).css("opacity",0.5);
		$(this).animate({left:"+=500px",height:"300px",opacity:"1"},3000)
			    .animate({top:"200px",width:"200px"},3000,function(){
					$(this).css("border","5px solid blue");})  
					
			
	});
});
这样,css()方法就加入到动画队列中了。

提示:回调函数适用于jquery所有的动画效果方法,例如slideDown()方法的回调函数:

$("#element").slideDown("normal",function(){
//在效果完成后做其他的事情
});
上面代码表示,id为element的元素将在0.4秒内先下完全展开,当动画完成后,执行回调函数体内的代码。

6、停止动画和判断是否处于动画状态:

停止元素的动画:如果需要在某处停止动画,需要使用stop()方法。stop()方法会结束当前正在进行的动画,并立即执行队列中的下一个动画。应用场景举例:如果给一个元素绑定hover()事件,用户把光标移入元素时,会触发动画效果,而当这个动画还没结束,用户就将光标移走了,那么光标移出的动画效果将被放假队列之中,等待光标移入动画结束后再执行。因此,如果光标移入移出的太快,会导致动画效果与光标的动作不一致。用stop方法便可解决这样的问题。

$(function(){
	$("#panel").hover(function(){
		$(this).stop()
			   .animate({height:"150",width:"300"},300);
	},function(){
		$(this).stop()
			   .animate({height:"22",width:"60"},300);
		});
	});
如果遇到组合动画:

$(function(){
	$("#panel").hover(function(){
		$(this).stop()
			   .animate({height:"150"},200)
			   .animate({width:"300"},300);
	},function(){
		$(this).stop()
			   .animate({height:"22"},200)
			   .animate({width:"60"},300);
		});
	});
此时光标移入移出的时候还是会乱套。。。因为stop()方法只会停止正在进行的动画,如果动画正执行在第1阶段(改变height的阶段),则触发光标移出事件后,只会停止当前的动画,并继续进行下面的动画,而光标移出事件中的动画要等这个动画结束后才会继续进行,这显然就达不到预期效果了,如果将stop()方法的第一个参数设置为true,此时程序会把当前元素接下来尚未执行完的动画队列都清空。例如下代码:

$(function(){
	$("#panel").hover(function(){
		$(this).stop(true)
			   .animate({height:"150"},200)
			   .animate({width:"300"},300);
	},function(){
		$(this).stop(true)
			   .animate({height:"22"},200)
			   .animate({width:"60"},300);
		});
	});

判断元素是否处于动画状态:在使用animate()的时候,要避免动画积累而导致的动画与用户行为不一致。当用户快速在某个元素上执行animate()动画时,就会出现动画积累。解决办法是,判断元素是否正处于动画状态,如果不处于动画状态,才为元素添加新的动画,否则不添加。

if(!$(element).is(":animate")){
//如果当前没有动画,则添加新的动画
}

这个判断方法在animate()动画中经常遇到!

延迟动画:如果想为动画进行延迟操作,可以用delay()方法。

$(function(){
	$("#panel").animate({left:"400px",height:"200px",opacity:"1"},3000)
			   .delay(1000)
			   .animate({top:"200px",width:"200px"},3000)
			   .delay(2000)
			   .fadeOut("slow");
	});
7、其他动画方法:

1)toggle()方法:可以切换元素的可见状态。如果元素是可见的,则切换为隐藏的,反之亦然。

html代码如下:

<div id="panel">
	<h5 class="head">什么是jQuery?</h5>
    <div class="content">
    jquery是继Prototype之后又一个优秀的JavaScript库,它是一个由John Resig创建于2006年1月的开源项目。jQuery凭借简洁的语法和跨平台的兼容性,极大的简化了JavaScript开发人员遍历HTML文档、操作DOM、处理事件、执行动画和开发Ajax。它独特而又优雅的代码风格改变了javascript程序员的设计思路和编写程序的方式。
    </div>

</div>

jquery代码:

//toggle()的用法:
	$("#panel h5.head").click(function(){
		$(this).next().toggle();
		})
	});
点击标题后,内容会在可见和不可见之间切换。

2)slideToggle()方法:通过高度的变化来切换匹配元素的可见性。这个动画的效果只调整元素的高度。也就是说隐藏和显示的方式变化了。

3)fadeTo()方法:可以把元素的不透明度以渐进的方式调整到指定的值。这个动画只调整元素的不透明度,即匹配的元素的高度和宽度不会发生变化。

	$("#panel h5.head").click(function(){
		$(this).next().fadeTo(600,0.2);
	})
点击后,内容会渐渐地调整到指定的不透明度0.2%。

4)fadeToggle()方法:通过不透明度变化来切换匹配元素的可见性。

8、注意animate()方法:他可以用来替代其他所有的动画方法。

例如,用animate()替代show()方法:

$("p").animate({height:"show",width:"show",opacity:"show"},400);


等价于:

$("p").show(400);

动画队列:

1)一组元素上的动画效果

当在一个animate()方法中应用多个属性时,动画是同时发生的。

当以链式的写法应用动画方法时,动画是按照顺序发生的。

2)多组元素上的动画效果

默认情况下,动画都是同时发生的。

当以回调的形式应用动画方式时,动画是按照回调顺序发生的。


 

 
















标题SpringBoot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研究AI更换标题第1章引言介绍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论文创新点。1.1研究背景与意义阐述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对提升医疗服务效率的重要性。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情况。1.3研究方法及创新点概述本文采用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第2章相关理论总结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相关理论,包括系统架构、开发技术等。2.1系统架构设计理论介绍系统架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2.2SpringBoot开发框架理论阐述SpringBoot框架的特点、优势及其在系统开发中的应用。2.3数据库设计与管理理论介绍数据库设计原则、数据模型及数据库管理系统。2.4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理论讨论网络安全威胁、数据保护技术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第3章SpringBoot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设计详细介绍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功能模块划分、数据库设计等。3.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划分系统功能模块,如用户管理、挂号管理、医生排班等。3.2数据库设计与实现设计数据库表结构,确定字段类型、主键及外键关系。3.3用户界面设计设计用户友好的界面,提升用户体验。3.4系统安全设计阐述系统安全策略,包括用户认证、数据加密等。第4章系统实现与测试介绍系统的实现过程,包括编码、测试及优化等。4.1系统编码实现采用SpringBoot框架进行系统编码实现。4.2系统测试方法介绍系统测试的方法、步骤及测试用例设计。4.3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分析测试结果并提出优化建议。4.4系统优化与改进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提升系统性能。第5章研究结果呈现系统实现后的效果,包括功能实现、性能提升等。5.1系统功能实现效果展示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实现效果,如挂号成功界面等。5.2系统性能提升效果对比优化前后的系统性能
在金融行业中,对信用风险的判断是核心环节之一,其结果对机构的信贷政策和风险控制策略有直接影响。本文将围绕如何借助机器学习方法,尤其是Sklearn工具包,建立用于判断信用状况的预测系统。文中将涵盖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等常见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流程进行说明。 一、机器学习基本概念 机器学习属于人工智能的子领域,其基本理念是通过数据自动学习规律,而非依赖人工设定规则。在信贷分析中,该技术可用于挖掘历史数据中的潜在规律,进而对未来的信用表现进行预测。 二、Sklearn工具包概述 Sklearn(Scikit-learn)是Python语言中广泛使用的机器学习模块,提供多种数据处理和建模功能。它简化了数据清洗、特征提取、模型构建、验证与优化等流程,是数据科学项目中的常用工具。 三、逻辑回归模型 逻辑回归是一种常用于分类任务的线性模型,特别适用于二类问题。在信用评估中,该模型可用于判断借款人是否可能违约。其通过逻辑函数将输出映射为0到1之间的概率值,从而表示违约的可能性。 四、支持向量机模型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用于监督学习的算法,适用于数据维度高、样本量小的情况。在信用分析中,该方法能够通过寻找最佳分割面,区分违约与非违约客户。通过选用不同核函数,可应对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提升预测精度。 五、数据预处理步骤 在建模前,需对原始数据进行清理与转换,包括处理缺失值、识别异常点、标准化数值、筛选有效特征等。对于信用评分,常见的输入变量包括收入水平、负债比例、信用历史记录、职业稳定性等。预处理有助于减少噪声干扰,增强模型的适应性。 六、模型构建与验证 借助Sklearn,可以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并通过交叉验证调整参数以提升模型性能。常用评估指标包括准确率、召回率、F1值以及AUC-ROC曲线。在处理不平衡数据时,更应关注模型的召回率与特异性。 七、集成学习方法 为提升模型预测能力,可采用集成策略,如结合多个模型的预测结果。这有助于降低单一模型的偏差与方差,增强整体预测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综上,基于机器学习的信用评估系统可通过Sklearn中的多种算法,结合合理的数据处理与模型优化,实现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精准判断。在实际应用中,需持续调整模型以适应市场变化,保障预测结果的长期有效性。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