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表观遗传差异
本文为文献阅读笔记,以下内容有个人理解,可能和原文有出入,未经允许,禁转载。
文献:Genetic source of population epigenomic variation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2016 影响因子15+
用chromatin state maps定义表观基因组
chromatin state maps:计算上整合了不同表观遗传标记的全基因组测量
- a. 表观遗传mark在基因组中的共存情况决定其功能
- b. 检测表观遗传mark
- c. 根据不同表观遗传mark的共存与否,定义每个位点的chromatin states(此处为计算难点,结果决定chromatin state maps结构)
- d. 以二倍体M为例展示差异chromatin states(DCSs)的影响因素。三个DCS,DCS2由SNP2导致,DCS3由环境因素E4暴露程度决定,DCS1由有丝分裂的随机过程导致。(此处为统计难点,如何区分不同因素)

表观遗传marks
- active marks
monomethylated histon H3 lysine 4 (H3K4me1)
trimethylated H3K4 (H3K4me3)
actylated H3K27 (H3K27ac)
H4K20me1
H3K36me3 - repressive marks
H3K27me3 - ~63%位于外显子中或者外显子附近(<5kb)
- 共覆盖2

本文探讨了群体表观遗传差异,重点分析了SNP在顺式和反式对表观遗传标记的影响,包括对5mC甲基化的影响。研究指出,大部分表观遗传差异受顺式调控序列多态性影响,而SNP可能导致染色质状态变化,影响转录因子结合。此外,还讨论了表观遗传差异的遗传性和来源,以及群体间表突变的作用。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248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