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琴加镍业现代化项目:无果之局背后的多重因素
佩琴加镍业现代化项目的历史充满了令人费解之处,其中最突出的便是显著缺乏成果。回顾相关文件,双方在缓解帕斯维克山谷环境问题上毫无进展,着实让人困惑。有人认为,该现代化项目受历史环境影响,实施难度极大。俄罗斯转型期经历了两次重大金融崩溃、备受争议的私有化进程以及普遍存在的腐败现象,这些都为项目推进带来了巨大挑战。然而,这些因素最初也是项目得以开展的背景——苏联解体。而且,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推进项目,人们自然期望能看到一些成果,无论是实际成效还是在达成共识方面。到2010年,双方的距离甚至比1990年更远。
令人同样惊讶的是,双方都展现出了无尽的坚持和耐力。尽管多次失望,挪威环境部(NME)仍对最终成功抱有希望。诺里尔斯克镍业/佩琴加镍业也曾一度同意挪威的方案,只是承诺程度有所不同。但期望的结果始终未出现。那么,面对反复失败,为何佩琴加镍业现代化项目没有从一个积极推进的合作项目中被降格处理呢?作为俄挪双边定期讨论的众多问题之一,传统外交手段是否会有更好的处理效果呢?毕竟,项目基本毫无进展,传统外交或许也不会更糟。
主要是挪威人通过坚持认为诺里尔斯克镍业/佩琴加镍业和俄罗斯联邦有道德责任清理数十年无环境监管的镍生产造成的混乱局面,从而维持了现代化项目的进行。而且,挪威人认为,他们提供的资金使清理成为可能。在佩琴加镍业问题上,挪威的共识令人惊讶:从1990年11月扬·P·叙瑟的保守联盟解散,到2005年延斯·斯托尔滕贝格的红绿联盟政府当选,六届不同政治倾向的挪威政府都认为无需改变处理佩琴加镍业问题的方法。直到2010年,经过二十年不成功且疲惫的尝试,挪威才宣布继续主要与诺里尔斯克镍业和佩琴加镍业打交道的努力徒劳无功。最终切断与诺里尔斯克镍业的所有直接联系后,挪威政府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