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秘中世纪冰岛文学中的“野蛮人”形象

探秘中世纪冰岛文学中的“野蛮人”形象

1. 野蛮人概念的普遍性

在历史的长河中,“野蛮人”这一概念跨越不同文化,始终存在。自文学社会诞生之初,人们就创造出各种标签,将自己与“他者”区分开来,并赋予“他者”特定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凸显彼此的差异。文明与野蛮是相互对立的概念,文明的存在离不开野蛮的衬托。这种野蛮人与公民之间的紧张关系具有普遍性,从早期文学一直延续至今,在世界各地都能找到其踪迹。这反映出人类社会中一种本能的需求,即通过与其他群体对立来明确自我身份,建立群体的统一性。

然而,尽管这种本能具有普遍性,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并非孤立形成。我们从父母和祖先那里继承了关于文明与野蛮的先入之见,过去的作者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我们会根据当下的需求,对这些继承而来的观念进行调整和适应。冰岛人的传奇故事(Íslendingasögur)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些故事源于13至14世纪冰岛作者的亲身经历,但同时也反映、吸收并偶尔挑战了中世纪和古代欧洲关于文明与野蛮的观念。

2. 古典观念与冰岛经验的交织

古典欧洲关于野蛮人的观念与普遍的“他者”表达之间的界限并不总是清晰的。这两者在描绘异文化时,都会颠覆主流文化的常态,且相互关联。那么,如何判断冰岛人是基于古典观念还是自身对普遍观念的本能表达来塑造“他者”形象呢?这确实是一个挑战,但并非无法解决。

以饮食为例,如果冰岛人是在孤立的环境中创作,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以畜牧和狩猎采集为主的生活方式是文明的标准。然而,我们发现他们对传统冰岛饮食表现出敏感甚至尴尬的态度,并且向往农业(在文兰——即北美洲——还向往葡萄种植)。这种观念并非源于冰岛本土经验,而是与古典时期关于文明饮食的观念以及当代欧洲的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