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Web】Session —— Java Web中的Session概述

Session简介

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每次当客户端请求访问Web服务端的一个网页时,都必须与服务器建立一个TCP连接,然后发送THTP请求,等到收到了来自服务器端的HTTP相应,本次FTP连接就被关闭。


除了使用Cookie,Web应用程序中还经常使用Session来记录客户端状态。Session是服务器端使用的一种记录客户端状态的机制,使用上比Cookie简单一些,相应的也增加了服务器的存储压力。


Session是另一种记录客户状态的机制,不同的是Cookie保存在客户端浏览器中,而Session保存在服务器上。客户端浏览器访问服务器的时候,服务器把客户端信息以某种形式记录在服务器上。这就是Session。客户端浏览器再次访问时只需要从该Session中查找该客户的状态就可以了。

如果说Cookie机制是通过检查客户身上的“通行证”来确定客户身份的话,那么Session机制就是通过检查服务器上的“客户明细表”来确认客户身份。Session相当于程序在服务器上建立的一份客户档案,客户来访的时候只需要查询客户档案表就可以了。


在Web开发领域,会话机制是用于跟踪客户状态的普遍解决方案。

会话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单个客户与Web应用的一连串相关的交互过程。

在一个会话中,客户可能会多次请求访问Web应用的同一个网页,也有可能请求访问同一个Web应用中的多个网页。


Session对浏览器的要求

虽然Session保存在服务器,对客户端是透明的,它的正常运行仍然需要客户端浏览器的支持。这是因为Session需要使用Cookie作为识别标志。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Session不能依据HTTP连接来判断是否为同一客户,因此服务器向客户端浏览器发送一个名为JSESSIONID的Cookie,它的值为该Session的id(也就是HttpSession.getId()的返回值)。Session依据该Cookie来识别是否为同一用户。该Cookie为服务器自动生成的,它的maxAge属性一般为–1,表示仅当前浏览器内有效,并且各浏览器窗口间不共享,关闭浏览器就会失效。因此同一机器的两个浏览器窗口访问服务器时,会生成两个不同的Session。但是由浏览器窗口内的链接、脚本等打开的新窗口(也就是说不是双击桌面浏览器图标等打开的窗口)除外。这类子窗口会共享父窗口的Cookie,因此会共享一个Session。注意:新开的浏览器窗口会生成新的Session,但子窗口除外。子窗口会共用父窗口的Session。例如,在链接上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在新窗口中打开”时,子窗口便可以访问父窗口的Session。


如果客户端浏览器将Cookie功能禁用,或者不支持Cookie怎么办?例如,绝大多数的手机浏览器都不支持Cookie。Java Web提供了另一种解决方案:URL地址重写


Java Web中的Session

Servlet规范制定了基于Java的Session的具体运作机制。

在Servlet API中定义了代表Session的接口:

javax.servlet.http

public interface HttpSession


Servlet容器必须实现这一接口。


当一个Session开始时,Servlet容器将创建一个HttpSession对象,在该对象中可以存放表示客户状态的信息。

Servlet容器为每个HttpSession对象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符,称为Session ID.


Java Web中的Session的运作流程



例如:

  1. 当一个浏览器第一次请求访问web应用中的任意一个支持会话的网页,Servlet容器试图寻找HTTP请求中表示Seesion ID的Cookie,由于还不存在这样的Cookie,因此就认为一个新的会话开始了,于是创建一个HttpSession对象,为它分配唯一的Seesion ID,然后把Session ID作为Cookie添加到HTTP响应结果中,当浏览器接受到HTTP响应结果后,会把其中表示Seesion IDde Cookie保存在客户端。
  2. 浏览器继续请求访问web应用中的任意一个支持会话的网页,在本次HTTP请求中会包含表示Session ID的Cookie,因此认为本次请求已经处于一个会话中了,Servlet容器不再创建新的HttpSession对象,而是从Cookie中获取Session ID,然后根据Session ID找到内存中对应的HttpSession对象
  3. 浏览器重复步骤2,直到当前Session被销毁,HttpSession对象就会结束生命周期


Java Web中对Session的支持

在默认情况下,JSP 网页都是支持Session的

也可以通过显式声明会支持Session:

<%@ page session="true" %>


如果一个Web组件支持Session,就意味着:

  • 当客户请求访问该Web组件时,Servlet容器会自动查找HTTP请求中表示Session ID的Cookie。以及向HTTP响应结果中添加表示Session ID的Cookie。
  • Servlet容器会创建新的HttpSession对象或者寻找已经存在的与Session ID对应的HttpSession对象。
  • Web组件可以访问代表当前Session的HttpSession对象。

JSP与Servlet的区别

JSP文件在默认情况下都支持Session,而HttpServlet类在默认情况下不支持Session,这是JSP与Servlet的一个小小的区别

当Servlet容器调用HttpServlet类的服务方法时,会传递一个HttpSevletRequest类型的参数,HttpServlet可通过HttpServletRequest对象来获得HttpSession对象。

在HttpServletResponse接口中提供了两个与Session有关的方法:

  • getSession() —— 使得当前HttpServlet支持Session;假如Session已经存在,就返回相应的HttpSession对象,否则就创建一个新Session,并返回新建的HttpSession对象。该方法等价于调用HttpServletRequest.getSession(true)方法;
  • getSession(boolean create) —— 如果参数为true,等价于调用HttpServletRequest的getSession()方法;如果参数为false,那么假如Session已经存在,就返回相应的HttpSession对象,否则就返回null;


查看请求Cookie中的Session信息

sessiontest.jsp

<%@ page language="java" contentType="text/html; charset=utf-8"
    pageEncoding="utf-8"%>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html4/loose.dtd">
<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title>Session Test</title>
</head>
<body>

<%
    Cookie[] cookies = request.getCookies();
    if (cookies == null){
    	out.println("no cookie");
    	return;
    }
    
    for (int i = 0; i < cookies.length; i++){
%>
    <p>
    <b>Cookie name:</b>
    <%= cookies[i].getName() %>
    
    <b>Cookie value:</b>
    <%= cookies[i].getValue() %>
    </p>
    <p>
    <b>max age in seconds:</b>
    <%= cookies[i].getMaxAge() %>
    </p>
<%
    }
%>

</body>
</html>

访问如下URL:

http://localhost:8080/base-webapp/jsp/session/sessiontest.jsp

  • 打开一个浏览器,第一次请求访问,页面: no cookie
  • 从同一个浏览器进程中第二次访问,页面如下:
  • 打开一个新的浏览器进程,访问,页面:
  • 多次请求访问,返回的结果:
  • Session ID的Cookie有效期为-1;这意味着该Cookie仅存在于当前浏览器进程中,当浏览器进程关闭,Cookie也就消失,本次Sessio结束。







<think>好的,用户之前问过产品测试岗位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提升路径,现在又接着问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学习。看来他对测试领域有持续的兴趣,特别是想深入自动化测试部分。首先,我需要确定用户的需求层次。他可能已经了解了基础,现在想具体学习工具,所以需要详细的指导。 用户可能是刚入行的测试人员,或者有一定经验想转向自动化测试。不管怎样,他需要明确的学习路线和工具推荐。我需要分步骤介绍,从基础到进阶,涵盖不同的测试类型,比如Web、移动端、API、性能测试等,这样他能全面了解。 还要考虑不同工具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比如Selenium适合Web,Appium适合移动端,Postman和JMeter分别用于API和性能测试。同时,要强调编程语言的重要性,比如Python和Java,因为很多工具需要编程基础。 用户可能对如何开始学习感到困惑,所以需要推荐学习资源,比如官方文档、实战项目和社区支持。此外,提供学习路径,分阶段从入门精通,帮助他规划学习步骤。 另外,用户可能关心未来的趋势,比如AI在测试中的应用或者持续测试,所以加入新兴工具和持续学习建议会更好。提醒他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并参社区交流,保持技术更新。 需要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过多,保持解释清晰易懂,结构分明。确保每个工具都有简要说明、学习重点和示例,帮助用户理解如何应用。最后,总结关键点,强化他的学习信心,并鼓励实践和项目经验积累。</think>#### 自动化测试工具学习指南 自动化测试工具学习需围绕 **工具选型→技术栈匹配→实战应用** 展开,以下是系统性学习路径: --- ### 一、核心工具分类选型逻辑 | **测试类型** | **主流工具** | **适用场景** | |-----------------|---------------------------|--------------------------------| | **Web UI测试** | Selenium/Cypress/PlayWright | 浏览器兼容性测试、页面交互验证 | | **移动端测试** | Appium/Espresso/XCUITest | Android/iOS应用功能性能测试 | | **API测试** | Postman/SoapUI/RestAssured | 接口功能验证、数据契约测试 | | **性能测试** | JMeter/LoadRunner/k6 | 高并发压测、系统瓶颈定位 | | **持续测试** | Jenkins/GitLab CI | 自动化流水线集成、测试任务调度 | **选型原则**: - 团队技术栈匹配(Java系选TestNG+RestAssured,Python系选Pytest+Requests) - 社区活跃度(GitHub Star数>10k优先) - 企业招聘需求(国内常用Selenium+Appium+JMeter组合) --- ### 二、技术栈能力构建 #### 1. **编程语言基础** - **Python**(推荐):语法简洁,生态丰富 ```python # Selenium示例 from selenium import webdriver driver = webdriver.Chrome() driver.get("https://www.baidu.com") assert "百度" in driver.title ``` - **Java**:企业级框架支持更完善 ```java // TestNG示例 @Test public void testLogin() { WebDriver driver = new ChromeDriver(); driver.get("https://example.com"); Assert.assertTrue(driver.getTitle().contains("Home")); } ``` #### 2. **工具深度掌握** - **Selenium**: - 掌握WebDriver原理(浏览器驱动通信) - 元素定位策略(XPath/CSS Selector优化) - 显式等待隐式等待的区别 $$ \text{元素定位成功率} = 1 - \frac{\text{定位失败次数}}{\text{总操作次数}} $$ - **Appium**: - 理解ADB(Android Debug Bridge)指令 - 混合应用测试(WebView上下文切换) - Desired Capabilities配置(设备型号/系统版本) - **Postman**: - 脚本化测试(Pre-request Script/Test Script) - 环境变量数据驱动(CSV/JSON文件导入) - Newman命令行执行 #### 3. **框架设计能力** - **分层架构**: ``` 测试数据层(Excel/YAML) → 核心逻辑层(Page Object模式) → 执行控制层(Pytest插件/TestNG.xml) ``` - **持续集成**: - Jenkins Pipeline脚本编写(并行测试任务配置) - Allure测试报告生成可视化分析 --- ### 三、实战学习路径 #### 阶段1:工具基础(2-4周) 1. 完成Selenium官方文档的定位操作练习 2. 使用Postman手动创建10个API测试用例 3. 在JMeter中实现HTTP请求压测(线程组+监听器配置) #### 阶段2:框架搭建(4-8周) 1. 使用Pytest+Allure构建Web自动化框架 ```python # 数据驱动示例 @pytest.mark.parametrize("username,password", [("admin", "123"), ("test", "456")]) def test_login(username, password): login_page.input_credentials(username, password) assert home_page.is_displayed() ``` 2. 实现Appium移动端多设备并行测试(Selenium Grid扩展) #### 阶段3:高阶应用(持续提升) 1. **精准测试**:覆盖率统计(JaCoCo/Cobertura) 2. **AI测试**:使用TensorFlow识别图像验证码 3. **混沌测试**:Chaos Monkey模拟服务器故障 --- ### 四、学习资源推荐 | **资源类型** | **推荐内容** | |------------|----------------------------------------| | 官方文档 | Selenium Docs / Appium GitHub Wiki | | 实战项目 | GitHub搜索「automation-framework」 | | 在线课程 | Udemy《Selenium WebDriver with Python》 | | 社区支持 | StackOverflow/TestAutomationU社区 | --- ### 五、避坑指南 1. **避免盲目追求新技术**:优先掌握企业主流工具链(如国内更倾向Selenium而非Cypress) 2. **性能测试误区**:TPS≠线程数,需理解 **Little's Law**: $$ \text{并发用户数} = \text{平均响应时间} \times \text{吞吐量} $$ 3. **移动端测试陷阱**:真机测试覆盖率需>80%,模拟器无法完全替代设备碎片化问题 --- ### 六、未来趋势 1. **低代码测试**:Katalon Studio/Tricentis Tosca 2. **智能断言**:基于Diffy的自动化结果验证 3. **云化测试**:Sauce Labs/BrowserStack云端设备农场 **建议**:每周投入10小时系统性学习,通过实际项目(如电商网站全流程测试)巩固技能,参开源项目贡献(如Apache JMeter插件开发)提升工程能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