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知识与能力【9】

本文探讨了德育方法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了说服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等德育手段在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教师通过灵活运用各种德育方法,如自我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从而有效改善班级风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初三(1)班在“每周一星”评比活动中,将本周乐于助人的同学照片张贴在光荣栏上。这种德育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
B.实践指导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2.吴老师带领学生去贫困地区的学校看望当地学生,并为他们捐献衣服,这体现了()的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3.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指出:“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於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从德育方法来讲,这里强调的是一种()。

A.说服教育法
B.情感陶冶法
C.榜样示范法
D.实际锻炼法

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强调的品德因素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5.“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句话表明在德育过程中()。

A.知与行是紧密联系的
B.知比行重要
C.行比知重要
D.知与行是可以分割开的

6.在“学雷锋日”这天,初一(2)班班主任罗老师组织学生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以培养学生们尊敬老人、爱护老人的良好品德。这属于德育方法中的()。

A.说理疏导法
B.行为评价法
C.实际锻炼法
D.情感陶冶法

7.张老师带着学生探寻抗战足迹,参观抗战纪念地、纪念馆等。这属于()。

A.说服教育法
B.指导实践法
C.品德评价法
D.个人修养法

8.为了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危机意识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培养其生活自理及自我保护能力,学校组织了一次野营拉练活动,对学生进行()。

A.生态教育
B.生存教育
C.生命教育
D.价值教育

9.新时期学校德育的“三生教育”是指()。

A.生存教育、生命教育、知识教育
B.生存教育、生理教育、生活教育
C.生存教育、生理教育、知识教育
D.生存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

10.张老师以“我是谁?”“我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为主要内容举办了一场讲座。这场讲座的类型是()。

A.生态教育
B.生存教育
C.生命教育
D.生活教育

11.想起英雄人物的崇高形象,就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这属于()。

A.直觉性道德情感体验
B.间接性道德情感体验
C.伦理性道德情感体验
D.形象性道德情感体验

12.材料:开学接任一个新班没几天,阎老师在无意中发现不少男生的头发很长。过去他遇到这种情况时,常常是当面指出,但效果往往不佳。现在,阎老师琢磨用什么办法劝告他们,帮助他们真正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终于,阎老师想出了一种合适而又有效的教育方法。在一天中午,阎老师特意去了理发店,把自己不长的头发又精心地理了一次。下午上课前,阎老师不露声色地来到班里,召集全班同学开了个五分钟交流会。阎老师首先问:“看谁最先发现班中有哪些新变化?包括我和你们。”当学生发现并说出老师理发了,阎老师话锋一转:“现在,我很想知道老师理发之后给你们的感觉怎样?这样好吗?”于是阎老师听到了一片赞扬声。最后,阎老师说:“有位名家说得好,‘真心诚意地赞美别人一句,就能让人多活二十分钟!’因此,我感谢同学们今天对我真心诚意的夸奖!”五分钟交流会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阎老师没点一个留长发的男生姓名。第二天阎老师再去上课时,欣喜地发现那几个男生的长发变短了,有的还剪成了小平头。问题:从德育方法的角度,评析阎老师的行为。

13.材料:初一(3)班的学生小东非常顽皮,不讲卫生,上课总打瞌睡,学习成绩也不好。同学们很不喜欢他,他也常表现出破罐子破摔的样子。班主任黄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一次班会活动中,黄老师发现小东在台上镇定自若,还很幽默,就及时表扬、鼓励了他。在一次“班级之最”的评比中,小东被评为“小品演得最好的人”。由于小东点子多,大家就选他做了班会策划组的组长。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后,小东积极为班级做事,变得干净整洁,也爱学习了。以前小东不爱上黄老师的英语课,现在却是英语课上发言最积极的人,学习也有了明显的进步。问题:请选用德育原则对该材料进行分析。

14.材料:林溪是班上有名的捣蛋包,有些不良习惯积习难改。班主任徐老师请她选择自己最敬佩、最喜欢的同学做同桌和前后桌同学来帮助他;另外,坚持和林溪的家长每周末电话交流一次,就林溪养成了哪些好习惯,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关注等内容进行沟通,通过半年努力大家获得了成功。问题: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请加以评析。

15.材料:小辉是班上有名的“调皮大王”,他上课在前排同学的后背贴纸条,课间把口香糖粘在同学的椅子上,还给同学起绰号,曾用小石头砸坏了邻居家的窗户。他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他的父亲对他非打即骂。9岁那年,小辉转学遇到新的班主任,父亲对新班主任说:“我这个孩子非常调皮,我拿他没有办法,请你帮我严加管教。”班主任好奇地走近小辉,从生活上关心他,学习上帮助他,并尝试与他进行朋友式的交流。在全面了解后,班主任对他的父亲说:“你孩子虽然调皮,但是非常聪明,我们要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在班主任的正确引导下,小辉成了品学兼优的学生。后来他还成为著名的企业家。问题:分析上述材料中班主任的行为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

16.材料:近些年来,许多中小学(尤其农村寄宿制学校)采取了一种叫作“全封闭、半军事化”的学生管理模式,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措施,比如学生全天不能走出校门,其生活、学习、活动等一律在校内进行,只能在某一特定时间(周六或周日)出校门活动或回家。认为这样做可以减少校外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干扰,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顺利进行,提高升学率,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问题:(1)请用“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的规律来分析上述做法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2)如何发挥德育过程中的教育合力?

17.材料:某农村学校所在地盛产水果,当地老百姓经常向学校反映,学生在上课和放学的途中有偷盗水果的行为。学校德育老师对此非常地重视,专门对个别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指出偷盗的恶劣性,进行严厉的处罚。但是收效甚微,学生偷盗行为还是屡禁不止,于是德育老师决定改变教育方式,分班级进行了一项比赛活动。活动内容与要求如下:参与者分成几个小组,向当地的老百姓家里要水果。在规定的时间里,得到水果数量最多者为胜。由于活动设计新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活动结束后,对获得优胜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