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 通用代码解析

本文通过一个HelloWorld程序示例,详细解释了ICE框架中服务器端的代码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创建接口定义文件、生成Java代码、实现接口Servant类以及服务器启动和关闭流程。重点介绍了如何初始化Ice run time、创建对象适配器、激活适配器以及处理客户端请求的过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写了几个ice程序之后,发现其实每一个程序都是只要改动几个地方就可以了,整体的代码没有必要修改

以HelloWorld!程序来说明,首先新建一个Printer.ice文件

 

运行slice2java Printer.ice命令

 

 

要实现我们的Printer 接口,我们必须创建一个servant 类。按照惯例,

servant 类的名字是它们的接口的名字加上一个I 后缀,所以我们的servant

类叫作PrinterI,并放在PrinterI.java 源文件中:

 

public class PrinterI extends _PrinterDisp {

public void

printString(String s, Ice.Current current)

{

System.out.println(s);

}

}

 

 

 

PrinterI 类继承自叫作_PrinterDisp 的基类。这个基类由

slice2java 编译器生成,是一个抽象类,其中含有一个printString

方法,其参数是打印机要打印的串,以及类型为Ice.Current 的对象

 

 

服务器代码的其余部分在一个叫作Server.java 的源文件中,

 

 

 

 

serve.java 代码解读

 

1. 我们调用Ice.Util.initialize 初始化Ice run time (我们之所以把

args 传给这个调用,是因为服务器可能有run time 感兴趣的命令行参数

;就这个例子而言,服务器不需要任何命令行参数)。对initialize

的调用返回的是一个Ice::Communicator 引用,这个引用是Ice run time

的主句柄,也叫引用。

 

 

2. 我们调用Communicator 实例上的

createObjectAdapterWithEndpoints,创建一个对象适配器。我

们传入的参数是"SimplePrinterAdapter" (适配器的名字)和

"default -p 10000",后者是要适配器用缺省协议(TCP/IP)在端

口10000 处侦听到来的请求。

 

 

 

3. 这时,服务器端run time 已经初始化,我们实例化一个PrinterI 对

象,为我们的Printer 接口创建一个servant。

4. 我们调用适配器的add,告诉它有了一个新的servant ;传给add 的参

数是我们刚才实例化的servant,再加上一个标识符。在这里,

"SimplePrinter" 串是servant 的名字(如果我们有多个打印机,每个

打印机都会有不同的名字,更正确的说法是,都会有不同的对象标

识)。

5. 接下来,我们调用适配器的activate 方法激活适配器(适配器一开

始是在扣留(holding)状态创建的;这种做法在下面这样的情况下很

有用:如果我们有多个servant,它们共享同一个适配器,而在所有

servant 实例化之前我们不想处理请求)。一旦适配器被激活,服务器就

会开始处理来自客户的请求。

 

 

 

 

 

 

6. 最后,我们调用waitForShutdown。这个方法挂起发出调用的线程,

直到服务器实现终止为止——或者是通过发出一个调用关闭run time,

或者是对某个信号作出响应(目前,当我们不再需要服务器时,我们

会简单地在命令行上中断它)。

注意,尽管这里的代码不算少,但它们对所有的服务器都是一样的。

 

 

 

 

 

 

 

 

 

 

 

 

 

 

 

 

 

 

统计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