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ist命令同步文件或目录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rdist命令在Unix系统间同步文件或目录。包括命令行格式、文件和目录拷贝示例及批量文件操作方法。还介绍了如何配置远程主机的信任关系以确保同步过程的安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概述

        两台Unix机器之间复制文件的方法有很多种:

rcp         remote copy,需要注意权限问题;

scp         secure copy,需要注意权限问题;

rsync      一些OS缺省没有,可以通过rshd或者ssh(rsync -e ssh)作为传输通道;

rdist              类似于rsync,可以通过rshd或者ssh作为传输通道;

tar          使用tar和untar方式,可以通过rshd或者ssh作为传输通道;

       本文讨论如何使用rdist同步文件或者目录。

 

2.        命令行方式格式

# rdist -Rc <filename> remotehost:<Destination>

-R                 将删除目标主机上其它的多于的文件。那些在目标主机目录中的文件,如果在源主机的目录中不存在,将被删除。-R参数用来同步两台主机的目录。

-c                 将使用<filename> remotehost:<filename>命令方式

filename       本地文件或者文件列表

remotehost   远程主机名(/etc/hosts或者DNS需要有对应的地址解析)

Destination   远程主机文件或者目录

 

3.        文件拷贝例子

# rdist -c /home/support/rdistest.tar s70:/home/support/temp/rdistest.tar

rdist: Updating the host s70.

rdist: installing: /home/support/rdistest.tar

       将文件/home/support/rdistest.tar 复制到一台名为s70 的远程主机,并且将该文件放在/home/support/temp/ 目录下

 

4.        目录拷贝例子

# rdist -Rc /home/support/scripts s70:/home/support/scripts

      将从源主机的/home/support/scripts目录同步到目的主机(s70)的/home/support/scripts目录

 

5.        批量文件方式

# rdist -f distfile 

  •  Distfile常用格式:

[Label:] SourceList -> DestinationList SubcommandList

HOSTS =( host1 host2 )           #定义主机列表(DestinationList)

FILES = ( /bin                           #定义更新的目录和文件(SourceList)

/usr/games                 

/usr/include/{*.h,{stand,sys,vax*,pascal,machine}/*.h}

/usr/man/man?

)

PartLabel:

${FILES} ->${HOSTS}              

       install -R

       except /usr/lib/${EXLIB}  ;

       except /usr/games/lib  ;

       special /usr/sbin/sendmail "/usr/sbin/sendmail.bz"  ;

 

  • 常用SubCommand:

install Options [OptionalDestName];        这里的install选项替代了rdist中的命令选项,例如install -R和rdist -R的作用一样;

except NameList;                                   表示不同步NameList中的所有文件和目录;

special NameList "String";                       如果NameList文件被同步到远程主机后,在远程主机执行String对应的脚本;

 

  • 例子

# rdist -R -f distfile

# cat diskfile

HOSTS =( host1 host2 )

FILES = ( /bin

/usr/games

/usr/include/{*.h,{stand,sys,vax*,pascal,machine}/*.h}

/usr/man/man?

)

Part1Label:

${FILES} ->${HOSTS}

       except /usr/lib/${EXLIB}  ;

       except /usr/games/lib  ;

       special /usr/sbin/sendmail "/usr/sbin/sendmail.bz"  ;

 

  • Label的作用

       If no name arguments are specified, rdist will update all of the files and directories listed in distfile. Otherwise, the argument is taken to be the name of a file to be updated or the label of a command to execute. If the label and file names conflict, it is assumed to be a label. These may be used together to update specific files using specific commands.

 

6.        rdist的注意事项

      需要在目的主机上在 /etc/hosts.equiv或者/.rhosts加对方主机的ip,在/etc/inetd.conf放开rshd服务.例如:

# cat /.rhosts

sourcehost    root

# grep rshd /etc/inetd.conf

shell   stream  tcp6    nowait  root    /usr/sbin/rshd         rshd

 

7.        rdist使用sshd通道

  • 通过-P的参数提供相关的传输通道,命令格式

# rdist -R -P /usr/bin/ssh -f distfile

       必须让接收方主机上的 sshd 信任你正在上面分发文件的主机。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为主控机生成一个纯文本的密钥,并保存每台接收方主机上 ~root/.ssh/authorized_keys 文件中的公共部分的副本。

  • 在源主机上创建SSH2的DSA密钥对:

$ ssh-keygen -t dsa

Generating public/private dsa key pair.

Enter file in which to save the key (/home/support/.ssh/id_dsa):

Created directory '/home/support/.ssh'.

Enter passphrase (empty for no passphrase):

Enter same passphrase again:

Your identification has been saved in /home/support/.ssh/id_dsa.

Your public key has been saved in /home/support/.ssh/id_dsa.pub.

The key fingerprint is:

4f:c5:00:9a:bf:c7:67:97:87:8c:bf:3a:9c:a6:e7:53 support@hostname

       使用默认的文件路径~/.ssh/id_dsa.输入不同于你帐号密码的passphrase,再输入一遍以便确认.警告:当提示输入 passphrase的时候,可以直接输入回车,不使用passphrase保护DSA密钥.但并不推荐这么做.无保护的DSA密钥对使得获得你帐号权限的入侵者能够进入到所有罗列在~/.ssh/id_dsa文件中的机器.公钥被写入到~/.ssh/id_dsa.pub文件.私钥被写入到~/.ssh /id_dsa文件.切记不要把私钥给任何人.

  • 改变~/.ssh文件的权限

$ chmod 755 ~/.ssh

  • 修改~/.ssh/authorized_keys文件

      将源主机文件~/.ssh/id_dsa.pub文件的内容拷贝到目标主机的~/.ssh/authorized_keys.如果目标主机上已经存在~ /.ssh/authorized_keys文件,将~/.ssh/id_dsa.pub的内容追加到~/.ssh/authorized_keys.

  • 修改目标主机上authorized_keys文件的权限

$ chmod 600 ~/.ssh/authorized_keys

 

 

 

详细参考:http://www.kuqin.com/aixcmds/aixcmds4/rdist.htm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设计一个可配置的智能时钟生成器的Verilog-A模型,支持多种运行时参数。首先,我得理解用户的需求。用户提到的参数包括周期、逻辑电平、上升/下降时间、占空比、延迟、噪声和抖动。我需要把这些参数都整合到Verilog-A模块中。 首先,Verilog-A的模块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模块应该有输入输出端口,比如电源、地、时钟输出。然后,参数部分需要定义用户提到的各个参数,比如周期、占空比、延迟等。每个参数都需要有默认值,方便用户调整。 接下来是核心部分,生成时钟信号。时钟的基本特性是周期性的高低电平变化。使用Verilog-A的模拟块来处理时间相关的行为。可能需要用@cross事件来检测时间点,比如当时间达到下一个边沿时,触发电平变化。例如,使用cross函数来检测时间变化点,然后切换输出电平。 占空比的实现需要考虑高电平和低电平的时间比例。周期乘以占空比得到高电平持续时间,剩余时间为低电平。比如,周期为T,占空比为duty,那么高电平持续T*duty,低电平持续T*(1-duty)。 然后是边沿的过渡时间,也就是上升和下降时间。这可以通过transition函数来实现,设置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的参数。transition函数可以将信号的变化平滑处理,避免理想方波带来的不连续问题。 延迟参数需要在初始阶段加入,也就是说,时钟信号在开始工作前等待指定的延迟时间。这可以通过在初始阶段设置一个等待时间来实现,比如使用@(timer(0, initial_delay))来触发初始延迟后的第一个边沿。 噪声和抖动部分比较复杂。抖动可以理解为时钟边沿的时间不确定性,通常用随机的时间偏移来模拟。可以在每次边沿触发时,加入一个随机的小延迟,比如使用$dist_normal$random函数生成随机数,乘以抖动参数,加到边沿时间上。噪声方面,可能需要模拟电源地的噪声对时钟电平的影响,比如在输出电平上叠加一个噪声信号,可以使用白噪声其他噪声模型。 电压摆幅(voltage swing)指的是高低电平的电压值,比如高电平为vdd,低电平为0。这部分可以通过参数设置,输出时根据当前状态选择对应的电平,再应用transition处理边沿。 另外,关于模块的测试和验证,可能需要搭建测试环境,使用不同的参数组合来验证时钟信号是否符合预期,比如检查周期是否正确,占空比是否准确,边沿过渡是否平滑,抖动是否被正确引入等。 还需要考虑如何将这些参数整合到模块中,确保每个参数都能独立配置,不会互相干扰。例如,使用parameter声明每个参数,并设置合理的默认值,方便用户覆盖。 在编写代码时,要注意Verilog-A的语法,比如模拟块使用analog begin...end,使用@cross@timer来处理时间事件,以及正确使用transition函数来平滑信号边沿。 最后,可能需要参考现有的Verilog-A模型,比如用户提供的delay_clk模块,看看如何结构相似的部分,比如如何处理边沿触发和延迟。同时,引用相关的文档和资料,比如transition函数的用法和参数含义,确保代码的正确性。 总结一下,设计步骤大概是: 1. 定义模块的输入输出端口和参数。 2. 处理初始延迟,等待指定时间后再开始生成时钟。 3. 使用时间事件触发高低电平的变化,考虑占空比和周期。 4. 应用transition函数处理边沿的上升和下降时间。 5. 引入抖动和噪声,通过随机时间偏移和电压波动实现。 6. 测试和验证模块的各项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现在需要将这些思路转化为具体的Verilog-A代码,并确保每个参数都正确应用。同时,注意代码的结构和语法正确性,避免出现编译仿真错误。</think>### Verilog-A可编程时钟发生器设计与实现 #### 1. 模块架构设计 ```verilog-a `include "disciplines.vams" module smart_clock_gen (clk_out, vdd, vss); output clk_out; electrical clk_out, vdd, vss; parameter real period = 10n; // 时钟周期 parameter real duty_cycle = 0.5;// 占空比 parameter real delay = 0; // 初始延迟 parameter real vhigh = 1.8; // 高电平电压 parameter real vlow = 0; // 低电平电压 parameter real rise_time = 20p; // 上升时间 parameter real fall_time = 20p; // 下降时间 parameter real jitter_rms = 1p; // 时钟抖动(RMS值) parameter real noise_amp = 0.1; // 电源噪声幅度 real next_edge, phase_noise; integer state; ``` *说明:参数化设计支持运行时配置,包含时钟周期、占空比、延迟等核心参数[^2][^4]* #### 2. 噪声与抖动模型 ```verilog-a analog begin // 电源噪声建模 real pwr_noise = noise_amp * $rdist_normal(0, 1); // 时钟抖动计算 phase_noise = jitter_rms * $rdist_normal(0, 1); // 初始延迟处理 @(initial_step) begin next_edge = delay + phase_noise; state = 0; end ``` *说明:使用$rdist_normal函数实现高斯分布抖动,电源噪声直接叠加在输出电平上[^1]* #### 3. 时钟生成核心逻辑 ```verilog-a // 时钟边沿生成 @(timer(next_edge)) begin state = !state; next_edge += 0.5*period*(state ? duty_cycle : (1-duty_cycle)) + phase_noise; end // 输出波形生成 V(clk_out) <+ transition( state ? (vhigh + pwr_noise) : (vlow + pwr_noise), 0, rise_time, fall_time ); end endmodule ``` *说明:transition函数控制边沿斜率,timer事件驱动状态切换实现占空比控制[^3]* #### 4. 关键特性实现 1. **可编程占空比** 通过动态调整高/低电平持续时间: $$t_{high} = period \times duty\_cycle$$ $$t_{low} = period \times (1 - duty\_cycle)$$ 2. **抖动注入机制** 每个边沿时间叠加相位噪声: $$t_{edge} = t_{ideal} + \mathcal{N}(0, jitter\_rms^2)$$ 3. **电源噪声建模** 输出电平叠加随机噪声: $$V_{out} = V_{logic} + A_{noise} \cdot \mathcal{N}(0,1)$$ #### 5. 应用示例 ```verilog-a smart_clock_gen #( .period(5n), // 5ns周期 .duty_cycle(0.4), // 40%占空比 .delay(2n), // 2ns初始延迟 .rise_time(50p), // 50ps上升时间 .jitter_rms(500f) // 500fs抖动 ) clk1 (clk_out, vdd, vss);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