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
-
性能测试时发现系统吞吐量逐渐下降到0,分析原因
吞吐量是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请求的数量。
断网导致相应时间超时
在系统并发数由小逐渐增大的过程中(这个过程也伴随着服务器系统资源消耗逐渐增大),系统吞吐量先是逐渐增加,达到一个极限后,随着并发数的增加反而下降,达到系统崩溃点后,系统资源耗尽,吞吐量为零。
-
QPS(TPS):每秒钟request/事务 数量固定不变,分析原因
QPS 其实是衡量吞吐量(Throughput)的一个常用指标,就是说服务器在一秒的时间内处理了多少个请求
QPS(事务数/s)=并发数/响应时间
请求数量固定不变(用户固定)
查询字段数量限制固定不变
-
一个登陆界面,包含,用户名,密码,忘记密码按钮和登陆按钮,尽可能全面测试,请写出测试用例
文章来源:面试题:如何测试一个页面的登录功能[转]
-
网页上输入一个网址 如:www.baidu.com 分析整个用户请求到服务器返回页面的过程
-
http 请求报文相应报文的结构,常用的请求方法,响应消息的状态码
-
http 长连接对应头部的哪个键值
-
http 协议中,user-agent 作用是什么
User-Agent是Http协议中的一部分,属于头域的组成部分,User Agent也简称UA。用较为普通的一点来说,是一种向访问网站提供你所使用的浏览器类型、操作系统及版本、CPU 类型、浏览器渲染引擎、浏览器语言、浏览器插件等信息的标识。UA字符串在每次浏览器 HTTP 请求时发送到服务器!
Referer 是 HTTP 请求header
的一部分,当浏览器(或者模拟浏览器行为)向web
服务器发送请求的时候,头信息里有包含 Referer 。比如我在www.google.com 里有一个www.baidu.com
链接,那么点击这个www.baidu.com
,它的header
信息里就有:
Referer=http://www.google.com
http请求头中Referer的含义和作用 - shenqueying的博客 - 优快云博客
Host:客户端指定自己想访问的http服务器的域名/IP 地址和端口号。
http头中的host字段详解 - zhuangshu_feng'‘每天进步一点点 - 优快云博客
Keep-Alive功能使客户端到服务器端的连接持续有效,当出现对服务器的后继请求时,Keep-Alive功能避免了建立或者重新建立连接。
http1.0中默认是关闭的,需要在http头加入”Connection: Keep-Alive”,才能启用Keep-Alive;
http 1.1中默认启用Keep-Alive,如果加入”Connection: close ”才关闭
-
TCP连接过程画出来,并说出为何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
数组中是1~100的整型数据,存在重复,排序并统计重复数字出现的次数,考虑最小时间空间复杂度
-
linux命令查找进程号,并杀死进程,写出来
-
kill -9 `ps | grep "test" | grep -v "grep" | sed -n '2P' | awk '{print $1}'` #找到第二个进程,并杀死该进程
1.kill -9 num,杀死1个进程2.`ps`/ 'ps -pux` 列出进程
3. grep "test" 找含“test”字符串的行
4. grep -v "grep" 反选/去掉含“grep”的字符串
5. sed -n '2P' 只打印第二行
6.awk '{print $1}' 打印第一列的字符串
-
# kill 第一个test进程
kill -9 `ps | awk '/test/{print $1;exit}'`
-
ueed0@ueed0:~/Templates/test2$ ps PID TTY TIME CMD 2496 pts/0 00:00:00 bash 4595 pts/0 00:00:00 test 4596 pts/0 00:00:00 test 4597 pts/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