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设计模式的定义(设计模式学习笔记)

本文介绍了14种常用的设计模式,包括策略模式、观察者模式、装饰者模式等,并阐述了每种模式的目的与应用场景,帮助读者理解如何有效地解决软件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设计模式的定义:

    模式是在某情境(context)下,针对某问题的某种解决方案.

 

反模式:

    反模式告诉你如何采用一个不好的解决方案解决一个问题.

 

1.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

    定义了算法族,分别封装起来,让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替换,此模式让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算法的客户.

2.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定义了对象之间的一对多依赖,这样一来,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时,它的所有依赖者都会收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3.装饰者模式

    动态地将责任附加到对象上.若要扩展功能,装饰者提供了比继承更有弹性的替代方案.

4.工厂模式

  (1)工厂方法模式:定义了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但由于子类决定要实例化的类是哪一个.工厂方法让类把实例化推迟到子类.

  (2)抽象工厂模式:提供一个接口,用于创建相关或依赖对象的家族,而不需要明确指定具体类.

5.单例模式

    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6.命令模式

    将"请求"封装成对象,以便使用不同的请求,队列或者日志来参数化其它对象.命令模式也支持可撤销的操作.

7.适配器模式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期望的另一个接口.适配器让原本接口不兼容的类可以合作无间.

8.外观模式

    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用来访问子系统中的一群接口.外观定义了一个高层接口,让子系统更容易使用.

9.模板方法模式

    在一个方法中定义一个算法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模板方法使得子类可以在不改变算法结构的情况下,重新定义算法中的某些步骤.

10.迭代器模式

    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的各个元素,而又不暴露其内部的表示.

11.组合模式

    允许你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来表现"整体/部分"层次结构.组合能让客户以一致的方式处理个别对象以及对象组合.

12.状态模式

    允许对象在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对象看起来好像修改了它的类.

13.代理模式

    为另一个对象提供一个替身或占位符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14.复合模式

    复合模式结合两个或以上的模式,组成一个解决方案,解决一再发生的一般性问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