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 唯一中国籍董事:最大程度保护华为

IEEE事件各方回应及CCF暂停合作声明
5月30日,IEEE官方回应此前热传消息。南京大学周志华、IEEE日籍候任主席福田敏男、唯一中国籍董事袁昱表达不同观点。袁昱称IEEE尽力保护华为合作。同日,中国计算机协会(CCF)宣布暂停与IEEE旗下通信学会交流合作,不建议会员投稿、审稿。

(给技术最前线加星标,每天看技术热点)

综合整理:技术最前线(id:TopITNews)

参考:财富中文网、微博、澎湃、CCF

5 月 30 日上午,IEEE 官方发布中英文双语声明,回应了此前网上热传的消息。

南京大学教授周志华:IEEE 不是敌人

周志华 29 日在发表观点,他认为:

IEEE 不是敌人,正如任正非先生说美国企业不是敌人……建议IEEE更换注册地。 IEEE 是国际学术组织,并非美帝一家的。IEEE 是主动或是被迫还不清楚(虽然压力必然来自美帝)。华人学者有话语权的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不宜轻易把阵地拱手相让。

另外,IEEE 下一任主席福田敏男教授是北理工教师,建议先听听他的看法。

IEEE 日籍候任主席:IEEE 的做法欠妥,有违学术基本价值观

北京理工大学日籍教授福田敏男,将于 2020 年 1 月 1 日起担任 IEEE 总主席。他是在看到 IEEE 会员、北京大学教授张海霞给他的公开信时才得知此事,他表示“十分震惊”。

张海霞此前一天公布了她写给福田敏男的电子邮件,并宣布将退出两份 IEEE 期刊的编委会。

福田敏男表示,他事先并不知情,也不了解目前 IEEE 的具体决策过程。他个人认为 IEEE 的做法欠妥,有违“学术共同体基本价值观”,并表示明年上任后将致力于促进全球化的科技合作与交流。

 IEEE 唯一中国籍董事袁昱:最大程度保护了华为

IEEE 从流程维度监管标准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IEEE 标准协会董事会,袁昱博士是全球共 14 名董事中唯一的中国籍董事;IEEE 从技术维度监管标准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IEEE 技术理事会标准委员会,袁昱博士亦是全球共 7 名有投票权的委员中唯一的中国籍委员。

财富中文网 30 日上午 10 点电话采访了袁昱。

袁昱解释,与大众的认知相反,IEEE 是在尽最大努力帮助和保护华为与 IEEE 的合作关系。

袁昱表示,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因为被录用前的学术论文稿件是未公开信息,实在无法归纳到“对感兴趣的公众开放”的范畴里。唯一的区别是,华为员工无法看到未被录用的论文,但依旧可以看到已被录用的论文。

袁昱认为,未被录用的论文理论上来说,其价值没有被录用的论文价值大。对华为员工的影响仅仅是不能在审稿阶段看到将被拒稿的论文而已。

由于 IEEE 总部的注册地是在美国,也就不得不遵守美国法律。有些话,如果以 IEEE 官方的名义说出来,会给 IEEE 带来麻烦。但我作为一个国籍和居住地都在中国的会员,以我个人身份发言就不必受美国法律限制。

而作为 IEEE 官方给出的解决方案,又必须在法律上做到面面俱到滴水不漏,所以在完全保障黑名单企业继续参与学术会议、标准制定、担任学会职务等更重要的权利的同时,不得不丢卒保车,暂停其参与未公开学术论文稿件的审稿工作,但编辑和审稿人职务仍然保留。

IEEE 在过去若干年里一直致力于减少美国在其作为一个全球化的组织中的比重,并迅速增加中国的比重。

如今 IEEE 标准协会的企业会员里,来自中国的会员已经超过了 1/3。并且 IEEE 标准协会还正在推动管理层的架构调整,要让更多来自北美之外的会员进入管理层。

中国计算机协会对 IEEE 通信学会说不!

30 日 17:38 许,中国计算机协会(CCF)官方发布一则声明,宣布暂停与 IEEE 旗下通信学会的交流与合作。

《CCF 关于 IEEE 通信学会不当行为的声明》

惊悉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IEEE)旗下的通信学会(Communications Society,ComSoc)日前给该学会所属刊物的主编并通过主编向编委发出通知,要求禁止来自华为的员工参加审稿等学术评价活动。

 

IEEE 曾被认为是一个开放的国际性学术组织,是一个信息技术领域从业者的学术共同体,会员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国。

但此次我们遗憾地看到,其旗下的通信学会竟以当地法律为由限制其会员的活动,这严重违背了作为一个国际性学术组织应遵循的开放、平等和非政治化的基本原则以及学术组织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也背离了 IEEE 过去所倡导的价值观和使命:促进技术创新和卓越,造福人类(foste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excellence for the benefit of humanity),更不符合其标榜的愿景目标:IEEE在改善人类环境方面,因对技术和对专业人士的贡献而被广泛认可,它对于全球的学术共同体及任何一个角落的专业人士是必不可少的(IEEE will be essential to the global technical community and to technical professionals everywhere, and be universally recognized for the contributions of technology and of technical professionals in improving global conditions)。

CCF 对 IEEE 通信学会的这一行为深表遗憾,从保护学者和学术共同体的角度出发,将采取如下措施:

1、CCF 暂时中止与 ComSoc 的交流与合作;

2、不建议 CCF 会员向任何 ComSoc 主办的会议和刊物投稿;

3、建议 CCF 会员不参加 ComSoc 主办的刊物和会议的审稿和其他学术评价活动。

 

CCF 上述行动即刻生效。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

2019年5月30日

对此,CCF 秘书长杜子德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这是反复核实事实的真实性后作出的决定,学术团体要有勇气对不正当不公平的行为说不。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可跳转阅读)

觉得这条资讯有帮助?请转发给更多人

关注 技术最前线 加星标看 IT 要闻

640?wx_fmt=png

最新业界资讯,我在看❤️

基于数据驱动的 Koopman 算子的递归神经网络模型线性化,用于纳米定位系统的预测控制研究(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基于数据驱动的Koopman算子的递归神经网络模型线性化”展开,旨在研究纳米定位系统的预测控制问题,并提供完整的Matlab代码实现。文章结合数据驱动方法与Koopman算子理论,利用递归神经网络(RNN)对非线性系统进行建模与线性化处理,从而提升纳米级定位系统的精度与动态响应性能。该方法通过提取系统隐含动态特征,构建近似线性模型,便于后续模型预测控制(MPC)的设计与优化,适用于高精度自动化控制场景。文中还展示了相关实验验证与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控制理论基础和Matlab编程能力,从事精密控制、智能制造、自动化或相关领域研究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应用于纳米级精密定位系统(如原子力显微镜、半导体制造设备)中的高性能控制设计;②为非线性系统建模与线性化提供一种结合深度学习与现代控制理论的新思路;③帮助读者掌握Koopman算子、RNN建模与模型预测控制的综合应用。;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提供的Matlab代码逐段理解算法实现流程,重点关注数据预处理、RNN结构设计、Koopman观测矩阵构建及MPC控制器集成等关键环节,并可通过更换实际系统数据进行迁移验证,深化对方法泛化能力的理解。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