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几乎谈 996 色变,再加上某大佬说的福报,其实大部分人的内心是拒绝的。但也许这事儿并没那么复杂,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看,这会不会是团队的工作效率没有发挥到最优效果而导致的呢?不管是作为技术管理者,还是团队成员,用理性的态度看待,反思团队为何 996?如何避免996?是不是如果都能为提速开发多运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就可以更加友好和轻松地拥抱变化呢?
以码云企业版为例,带着大家一起解读一下从软件开发的需求、迭代、任务、编码到审查、部署、测试、发布等阶段的全流程研发管理。


码云企业版软件研发管理过程全景
产品经理运用码云企业版的「需求管理」提出「需求」,需求经确认可纳入「项目」管理,由技术管理者转化成技术实现方案,通过「里程碑」规划迭代;接下来,将里程碑拆分为具体任务,安排给技术团队成员,实现从需求产生到落地的管理。

技术管理者提出技术方案开始规划迭代,并分配团队任务,在线协作实时反馈。及时优化任务安排并落实到人,实现更高效的闭环管理。

码云企业版的「里程碑」展示了迭代计划、任务状态和层级关系、时间安排、相关负责人、相应交付的代码及其审查测试情况,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灵活性。

团队成员根据 「燃尽图」自发了解工作全局、关注项目进展。图中纵坐标代表任务量,横坐标代表时间。灰色曲线是最理想情况的任务完成线,橘色曲线是实际进度,如果实际低于计划,说明工期朝前;如果实际高于计划,说明工期延后,项目进展一览无余。
软件开发过程管理的核心就是对任务进行管理。相比平铺式的任务展示,将需求拆分成一个系统的树状任务分布,同时,多个任务又能相互关联,纵横管理更灵动。
码云企业版的「任务管理」可对需求进行父子层级关系的细化管理。
「任务看板」自由切换状态、类型、成员看板三种模式,状态看板便于快捷管理任务进度,通过拖拽快速变更任务状态;类型看板便于分类查看和规划,自定义任务类型;成员看板便于迅速了解成员任务。
明确显示时间安排、优先级、负责人、任务标签等关键信息。
还可把任务看板从「看板模式」切换成「列表模式」,便捷筛选“本周/本月任务”,各周期任务一目了然。
当任务有了新动态,码云 Gitee 服务号会第一时间推送消息,及时掌握进展。
说到这里
忍不住预告一下码云企业版即将推出的最新功能

将代码托管在码云企业版,统一管理代码资源,方便随时随地访问,完整、清晰、可视化地记录代码变更过程。

码云企业版支持细粒度的权限管理,在 Git 的便捷协作基础之上,又可实现更精细的权限管理:
从代码的角度,支持“项目-仓库-分支”三级管理,支持分支保护,灵活适配各种开发架构。
从成员的角度,支持“超级管理员-管理员-普通成员-人事管理员”,其中,普通成员又可分为“管理员-开发者-观察者-报告者”四种权限,并可区分「内部」与「外包」成员。
支持 IP 访问限制,可设置 IP 白名单,进一步增强代码安全性。
企业代码仓库定期自动备份,并可禁止强推,最大程度避免误操作导致的代码丢失问题。

质量审查在于找出及修正软件开发初期忽略的错误,提升代码质量。码云企业版的「 Pull Request 」可在开发者提交代码后,自动触发代码质量分析,减少人工审核,提升效率。

同时,「 Pull Request 」可指定审查、测试,需指定审核人员的某一位或是全数通过审核,该代码才可合并。
还可以通过双栏对比查看修改文件和源文件的异同,对指定代码进行提问+评论,通过聚焦讨论提升代码质量。
安装码云企业版的 Jenkins 插件 Gitee Jenkins Plugin,配置 Jenkins 触发器,接受平台发送的 WebHook 触发 Jenkins 进行自动化持续集成或持续部署,将构建状态及时反馈至平台。
对于 Bug 和反馈,需要及时安排处理。码云的「缺陷管理」,可以用「优先级」标注 Bug 处理的顺序与严重程度,同时用「标签」对 Bug 进行清晰地归类与存档管理。

产品上线后,收集到的用户反馈又会统计到 [需求管理]中,作为下一轮迭代的需求来源。

码云企业版
https://gitee.com/enterprises
企业级软件协作开发的管理平台
有序规划和管理软件研发全流程

本文介绍码云企业版如何通过需求管理、迭代规划、任务管理、代码托管、代码评审、部署测试和缺陷管理等环节,提供从需求到发布的全流程软件研发管理,助力团队提高效率,避免996工作制。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