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芯片植入技术:未来已来?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微芯片植入技术正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这项技术不仅引发了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无限遐想,也带来了诸多关于隐私、自由和伦理的讨论。
技术应用现状与挑战
目前,VeriChip公司在微芯片植入技术的推广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CityWatcher.com在使用该技术的门禁读取器时,VeriChip建议将读取器移至个人上臂标准高度,但这与要求保障轮椅使用者等群体权益的州立法相冲突。而且,VeriChip自身在技术研发上存在不足,其生产的门禁读取器尺寸较大(约11英寸高、5英寸宽),相比如今普遍使用的卡片式读取器,显得十分笨重,缺乏成本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RFID技术作为微芯片植入技术的一种,在应用中也面临着立法层面的挑战。一些立法可能会禁止其在门禁系统等应用中使用,还有些立法要求雇主在门禁徽章上标注含有RFID技术的警告,甚至赋予员工拒绝携带此类徽章的权利。不过,目前最严格的立法尚未通过,未来员工或许有机会选择是否接受芯片植入或可穿戴植入系统。
技术发展轨迹的哲学思考
回顾历史,乔治·奥威尔在1949年出版的《1984》中引入了“老大哥”的概念,倘若他能活到2004年,看到利用可植入设备控制“思想罪”的可能性,不知会作何感想。同样,海德格尔、马尔库塞、麦克卢汉、埃吕尔和伊利奇等具有批判性远见的哲学家,也会对这一技术轨迹提出深刻的哲学问题,他们早已担忧人类会成为“技术过程中的原材料”。像《大都会》的导演弗里茨·朗,会如何用电影来展现无处不在的监控场景?而布林和索洛夫等作家的作品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关于这一技术的新视角?
用户对技术的期望与看法
Ba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23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