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光子波导中的偏振控制与双折射特性
1. 偏振与双折射基础
偏振是电磁波的一个重要特性,它描述了电场和磁场振荡的方向。在自由空间中,这些振荡方向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光波的偏振状态可表示为两个正交偏振模式(通常是横向电场(TE)和横向磁场(TM)模式)的线性叠加。
主要的偏振效应包括偏振相关损耗(PDL)和双折射。硅波导中的固有PDL主要源于波导芯层与包层界面的散射,而在光子组件中,PDL还可能来自其他损耗源,如偏振相关的弯曲损耗。
当光波在介质波导中传播时,其相速度会降低,波导双折射描述了光波不同偏振态在传播常数(或有效折射率)上的各向异性。也就是说,在双折射波导中,不同偏振态的光波传播速度不同。波导双折射的来源有多种,可能是材料的固有特性、几何各向异性或外部机械变形。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光源通常是半导体激光器,发射的是线性偏振光。但经过光纤传输和放大器放大后,偏振态可能会发生变化。光纤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不具备保偏能力,偏振态会在数公里的传输距离后随机波动。在光谱学中,激发源可能是自然光或经过介质反射/透射后的激光,其偏振态也会发生改变。这些现象导致了光学系统中的偏振相关波长漂移(PDW)、偏振相关模式色散(PMD)和偏振相关损耗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首选方法是设计出偏振不敏感的器件。当这种方法不可行时,可以采用偏振分集方案,即将信号通过偏振分离器分成正交偏振态并分别处理。然而,偏振分集方法的商业可行性仍存在争议。
2. 硅光子学中的偏振挑战与解决方案
硅光子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已开发出许多用于光通信、互连、光谱学和光学传感的基础元件。但控制和利用偏振相关特性仍然是一个挑战,不过也有一些新的解决方案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27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