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光子线波导:原理与应用
硅光子线波导凭借其强大的光约束能力以及与硅电子学的兼容性,为电子 - 光子融合提供了高度集成的平台。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可变光衰减器、非线性功能以及偏振操控等方面的特性。
1. 可变光衰减器
通过向波导核心注入载流子,利用自由载流子等离子体效应实现光衰减。以下是其具体特性:
- 传输特性 :对于10 - mm长的波导,随着注入电流增加,注入的载流子会吸收导光。在测量的40 - nm带宽内,衰减的波长依赖性非常平坦。实现30 - dB衰减约需55 mW功率,仅为传统肋型器件功耗的一半左右,且可通过器件串联进一步降低功耗。
- 时间响应 :1 - mm长的器件在2 - V反向偏置操作下,对10 - ns注入脉冲的响应时间约为2 ns,比传统器件快约100倍。
- 插入损耗 :考虑具有载流子注入结构的波导的线性传播损耗,10 - mm器件的片上插入损耗估计为2 dB,1 - mm器件为0.2 dB,能满足实际应用标准。
以下用mermaid流程图展示可变光衰减器的工作流程:
graph LR
A[注入载流子] --> B[自由载流子等离子体效应]
B --> C[光衰减]
C --> D[测量传输特性和时间响应]
D --> E[评估插入损耗]
2. 非线性功能
硅光子线波导不仅可用于被动和动态功能,还是基于各种非线性效应实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