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和挪威学生的抗逆力与非抗逆力研究
1. 研究问题与目标
本次研究聚焦于多个关键问题,旨在深入了解瑞典和挪威学生的学习情况。具体问题包括:
- 具有不同自我信念模式的学生,其学校和课堂环境有哪些典型特征?这些特征与最初被归类为有抗逆力或无抗逆力的学生有何关联?
- 在瑞典教育体系最新发展的背景下,瑞典和挪威是否存在相同的模式?
- 这些模式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SES)的低成就学生中可转移的程度如何?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使用了 2015 年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TIMSS)中挪威和瑞典八年级学生的数学数据。TIMSS 在国家层面实施严格的抽样程序,分两步进行:
1. 从完整的学校列表中选取学校样本,目标人群为八年级学生。
2. 在每所学校中随机选择一个班级。
挪威的完整数据集共有 4733 名学生,瑞典有 4090 名学生。最终样本由以下四类学生组成:
| 类别 | 瑞典 | 挪威 |
| — | — | — |
| 学业抗逆力组 | 94 | 109 |
| 风险下失败学生 | 511 | 463 |
| 低成就组 | 78 | 136 |
| 无风险成就者 | 459 | 531 |
| 总计 | 1142 | 1239 |
2.2 测量工具
TIMSS 程序让学生先进行 90 分钟的测试,随后填写一份背景问卷,以捕捉与数学态度、信念和学习环境相关的不同指标。数学测试采用不完整模块设计,所有学生的背景问卷项目相同。研究中使用的主要构念如下: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