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软件开发:从理念到实践
1. 理解进化式开发
在研究不同形式的进化式开发时,理解相关问题领域至关重要。MacCormack对处于复杂、不确定环境中的公司(如Netscape、Microsoft、Yahoo等)进行了研究。对于在节奏较慢、更可预测市场中运营的组织或开发项目,某种形式的进化式开发可能没那么关键。
2. “重型”敏捷项目
“重型敏捷”听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在2001年软件开发大会上,Alistair Cockburn关于设计方法的教程让我意识到,从“轻量级”到“敏捷”的转变有一个额外好处:我们能更轻松地区分两类项目。一类是因需求不确定(或其他因素)而需要敏捷性的小型单团队项目;另一类是大型分布式团队项目,这类项目不仅需要敏捷性,还因规模问题需要额外的流程(如文档、规范性、工具)。
哈佛商学院的MacCormack和Iansiti聚焦于互联网和软件公司,这些公司的高风险特征明显。而另外两位哈佛教授Rob Austin和Richard Nolan则在研究大型企业项目,尤其是大型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Austin的深入报告《企业系统的生存:管理最大IT投资的自适应策略》(2001)揭示了一些重要结论。
报告中记录了几个引人注目的失败案例:
- 一家不愿透露名称的大型制造公司,在花费3000万美元、董事会批准1.75亿美元预算后,发现ERP安装计划失败,软件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告知最终费用可能高达3亿美元,且“现成”软件包只能满足约35%的需求。
- Dell Computer在花费两年多时间和2亿美元后退出ERP项目,他们认为软件过于庞大,难以使用,随后选择了最佳实践方法。
Austin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79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