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交下任务:5天内想出10个有关环境的嵌入式系统应用构想,用于提交第一步的大赛要求的报告。老师的意思是,主要是我们要敢想,实现上的技术问题不用担心,实验室做得了。系统也不需要太大,有个原型即可,到时候再对各个方案进行筛选。
这是个异想天开的美差,可是我们大学生的创造力,唉。在网上搜索“嵌入式”,一无所获。今天上午在冰冷的图书馆的中文期刊阅览室翻了一些系统应用和环保方面的杂志,下午在科技书阅览室找到了基本近几年的嵌入式学术年会的汇集,还是觉得没什么新意。还是中午在校出版社看到的一本2005上海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的作品集比较有意思,应用都是日常生活中很普通常见的问题,只是用嵌入式系统做出来了而已,工程量也就3-4个月,大学生肯定做不出学术年会上那些深层次的技术难题。不过有一个方案印象深刻,关于汽车防撞预警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汽车之间的测距问题,现有的超声波、微波、激光等方案都有不足之处,而该小组提出用通信中的“误码率”来测距,相隔越远,通信中的误码率就越高,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得到一个经验评估公式。实在没办法了,跑去跟实验室的另一个成员讨论,才发觉我的想法并不对。先准备大量构想,然后才进行评估筛选,这无疑是科学的方法,并不能因为困难而三心二意,何况,“万事开头难”。图书馆查不到,可以去网上查,技术方面的网站没有什么好的构想,可以去应用方面的网站查,比如有关环保的。不一定要很详细很创意,这只是准备而已。这个成员是一点也不急,继续看着他的VC和网络,不像我,想一天搞定。跟他比起来,我的态度就太幼稚了,自以为很积极,可是这样是没有效果的。看来,我要多向别人学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