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史
1、第一代语言(只有机器能读懂,人根本读不懂)
纯机器语言
2、第二代语言(机器能读懂,人可以读懂,但是很难懂)
汇编语言(符号语言)
3、第三代语言(机器能读懂,也非常便于人类阅读)
-
- C面向过程的语言
- C++面向过程/对象的语言
- Java跨平台的纯面向对象的语言
二、Java的发展史及Java体系
2.1、Java的发展史
- 1995年,SUN公司发布了JDK1.0
- 1998年,发布了JDK1.2,正式更名为Java2
- 后续JDK1.3、1.4、1.5、1.6、1.7
- 目前最细版本的是JDK1.8,最稳定版本JDK1.7,覆盖面最广的版本JDK1.6
2.2、Java体系
三、Java语言的特点
- 面向对象的语言
- 跨平台的语言
- 健壮的语言,其吸取了C/C++语言的优点,摒弃了使得程序不稳定的部分,例如:指针、内存申请与释放
四、Java语言核心机制
4.1、两种核心机制
Java虚拟机(Java Virtual Machine)
内存回收机制(Garbage Collection)
4.2、Java是如何实现跨平台运行的?(一次编译,处处运行)
4.2.1、Java程序运行需要经历的两个时期
编译期(Java编译器)
把.java源文件编译成.class字节码文件
运行期(Java虚拟机)
将.class字节码文件解释成计算机可以读懂的计算机语言
4.2.2、实现跨平台,完全得益于Java虚拟机
Java虚拟机可以理解成一个可以解释字节码文件的中央处理器
对于不同的操作系统,Java提供了不同的虚拟机
Java虚拟机屏蔽了底层运行平台的差异,真正实现了“一次编译,处处运行”
4.3、Java的内存机制和垃圾回收机制
4.3.1、Java的内存机制
电脑的内存机制
Java的内存机制
4.3.2、Java的垃圾回收机制
对于Coder来说,Java语言是友好的,在Java语言中,Coder无需担心内存未被及时回收,而造成内存资源的浪费,从而导致应用程序出现内存泄露的情况,引发系统崩溃
垃圾回收,在java程序中,是自动进行的,程序员无法去精确干预
关于内存释放的时机:
栈内存:
只要解除使用,栈内存将及时回收
堆内存:
当JVM为空闲状态时,会遍历堆内存,释放解除使用的内存空间
五、JDK和JRE
5.1、JDK
Java Development Kit,Java提供给开发者用于开发Java软件的开发工具包;JavaSDK,Java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5.2、JRE
Java Runtime Environment,Java提供给客户用于运行Java软件的环境
5.3、总结
JDK是给Coder用的;JRE是给客户用的;JDK包含JRE
六、Java环境配置
6.1、下载安装JDK
6.2、配置Java环境变量
6.2.1、配置path
在高级系统设置设置环境变量
6.2.2、配置classpath
6.3、调试
win+r打开命令面板,输入javac
6.4、安装Java开发工具eclipse
七、我的第一个Java程序HelloWorld
7.1、关键名词讲解
7.1.1、类
Java程序中可运行的最小单元,一个Java程序是由多个类构成的;Java通过class关键字来创建一个类
7.1.2、包
相当于生活中的盒子,盒子里面放的都是Java的类
7.1.3、方法
Java中表示行为的代码块,行为即功能
7.1.4、Java程序的入口:main方法
Java程序的入口点,运行在主线程中
7.1.5、程序调试:日志输出语句
Java通过日志输出,来调试Java程序
7.2、HelloWorld
7.2.1、创建项目
7.2.2、创建类
7.2.3、创建main方法(程序的入口)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7.2.4、程序调试
代码面板上单击鼠标右键 => Run As => Java App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