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jni(1)
/***声明native的方法***/
public native String helloFromJNI();
(2)在这个Android工程里面建立一个jni(提倡的名字jni)文件夹,在这个文件夹里面建立一个文件,例如Hello.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jni.h>
// env JNIEnv java虚拟机环境的指针
// jobject java中调用者所对应的对象
//jstring 表示方法的返回值为java中的String类型
//Java_com_cdc_ndkdemo_MainActivity_helloFromJNI,其中Java是固定的,com_cdc_ndkdemo是工程的包名,MainActivity是写native函数的java类,helloFromJNI是native函数的名字。
jstring Java_com_cdc_ndkdemo_MainActivity_helloFromJNI(JNIEnv* env, jobject obj){
return (*(*env)).NewStringUTF(env, "Hello from native code!");
}
(3)在(2)中的文件夹中建立一个Android.mk文件,文件内容如下所示:
LOCAL_PATH := $(call my-dir)
include $(CLEAR_VARS)
LOCAL_MODULE := hello
LOCAL_SRC_FILES := Hello.c
include $(BUILD_SHARED_LIBRARY)
其中LOCAL_SRC_FILES的名字就是jni文件夹中c文件的名字,LOCAL_MODULE的名字是自己命名的.
LOCAL_PATH := $(call my-dir)
一个Android.mk file首先必须定义好LOCAL_PATH变量。它用于在开发树中查找源文件。在这个例子中,宏函数’my-dir’, 由编译系统提供,用于返回当前路径(即包含Android.mk file文件的目录)。
include $( CLEAR_VARS)
CLEAR_VARS由编译系统提供,指定让GNU MAKEFILE为你清除许多LOCAL_XXX变量(例如 LOCAL_MODULE, LOCAL_SRC_FILES, LOCAL_STATIC_LIBRARIES, 等等...),
除LOCAL_PATH 。这是必要的,因为所有的编译控制文件都在同一个GNU MAKE执行环境中,所有的变量都是全局的。
LOCAL_MODULE := helloworld
LOCAL_MODULE变量必须定义,以标识你在Android.mk文件中描述的每个模块。名称必须是唯一的,而且不包含任何空格。注意编译系统会自动产生合适的前缀和后缀,换句话说,一个被命名为'foo'的共享库模块,将会生成'libfoo.so'文件。
重要注意事项
如果你把库命名为‘libhelloworld’,编译系统将不会添加任何的lib前缀,也会生成libhelloworld.so,这是为了支持来源于Android平台的源代码的Android.mk文件,如果你确实需要这么做的话。
LOCAL_SRC_FILES := helloworld.c
LOCAL_SRC_FILES变量必须包含将要编译打包进模块中的C或C++源代码文件。注意,你不用在这里列出头文件和包含文件,因为编译系统将会自动为你找出依赖型的文件;仅仅列出直接传递给编译器的源代码文件就好。【注意,默认的C++源码文件的扩展名是’.cpp’. 指定一个不同的扩展名也是可能的,只要定义LOCAL_DEFAULT_CPP_EXTENSION变量,不要忘记开始的小圆点(也就是定义为‘.cxx’,而不是‘cxx’)(当然这一步我们一般不会去改它)】
include $(BUILD_SHARED_LIBRARY)
BUILD_SHARED_LIBRARY是编译系统提供的变量,指向一个GNU Makefile脚本(应该就是在build/core目录下的shared_library.mk),负责收集自从上次调用'include $(CLEAR_VARS)'以来,定义在LOCAL_XXX变量中的所有信息,并且决定编译什么,如何正确地去做。并根据其规则生成静态库。同理对于静态库。
(4)使用cygwin,进入到(2)中jni的目录下,输入命令ndk-build 刷新Android工程后,会看到在Android工程的libs文件夹里面多了一armeabi的文件夹,里面有一个libhello.so的文件。这说明Hello.c文件已经被编译好了。static{
System.loadLibrary("hell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