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病毒如何疯狂进攻人体细胞
首先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寄生在宿主的细胞内,它存在于人及飞禽走兽的各种排出物中,如尿液、粪便,也可以在呼吸道分泌物中排出。由于病毒颗粒非常小,可粘附在各种漂浮物中造成空气传播。据研究一个喷嚏就可以有2-3万个病毒排到周围的空气之中,200个病毒的吸入就可能使人患上流感。可见传染性之强,
当人们通过空气吸入病毒,病毒首先侵犯呼吸道,出现呼吸道症状,如流涕、打喷嚏等。病毒侵入呼吸道粘膜上皮后,自身大量繁殖,经过一定的潜伏期,病毒就开始大举进攻了,侵害大量的细胞,从而损害身体器官,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或导致死亡。
先从细胞层面看甲型H1N1流感病毒如何疯狂进攻人体细胞:
病毒首先从呼吸道进入,通过上皮附着在人体健康细胞的表面,然后进入细胞中组建自己的家,占据了一个细胞后,再向周边的细胞进攻。不论是普通感冒病毒还是流感病毒,它们攻击人体的程序都是类似的——寻找适合它们生存的寄生体——细胞,在细胞里生长繁殖。当病毒“劫持”了一个人体细胞后,会再继续向周围的细胞扩张“阵地”。不同的是,普通感冒病毒一般比较稳定,流感病毒容易变异产生新的病毒株,从而容易发生大规模流行。
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样子就像一颗水雷:一个圆球上面插着许多小棍。那个圆球是一层脂质包膜,包裹着病毒的遗传物质。插在膜上的小棍,仔细看有两种:数目较多、看上去像柱子的是一种叫血凝素(简称HA)的蛋白质,数目较少、看上去像蘑菇的是另一种叫神经氨酸酶(简称NA)的蛋白质。它们暴露在病毒外面,人体免疫系统就是通过它们来辨识:侵入人体的这种流感病毒,过去是否遇到过。如果是老相识,就会立即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攻击它。换句话说,对人体免疫系统而言,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就是抗原,可以产生攻击它们的抗体。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各有不同的类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血凝素H为1—15种,神经氨酸酶N,分为1—9种。病毒学家给它们编上不同的编号,并根据这些编号给流感病毒分类。比如禽流感是H5
流感病毒有甲、乙、丙3型,造成大流行的多数是甲型,其原因是甲型流感病毒容易变异,这种变异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病毒本身的基因突变造成的,基因突变的积累会产生新型的病毒株。第二种是两种亚型的流感病毒同时感染单个细胞,造成病毒基因的重新组合,导致新的病毒株产生。最新流行的墨西哥流感病毒,同时具有禽流感、猪流感、人流感的部分基因特征,极有可能是两株以上流感病毒感染机体后融合产生的新病毒株。
面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最好的措施就是切断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这次我国面对这场可能不断升级的传染疫病,我们看到各地各级部门正在积极依法启动相关的疫病防控,及时通报疫情发展情况,尽可能隔离可能被传染了的人群等,普及公共卫生防护常识,各窗口服务行业采取消毒等措施,突出了对公众健康的爱护与关爱。这些工作做的很好,也很细,在全球流感呈现爆发流行的形势之下,我国这个具有13亿的人口大国还没有发现原发病例,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