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人士应当知道的10个行业小内幕

本文揭示了IT行业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现象,包括从被视为公司的“佣人”到成为同事的家庭技术支持等。文章还讨论了IT证书的价值、新技术采纳的挑战及IT人员如何在不同角色间转换。
果你打算从事IT行业或刚进入这个行业,也许本文下面的小内幕会吓到你,因为这些事平常都不会公开讨论的。如果你是IT资深人士,或许你已经遇到其中的大部分了。如果你愿意,请一起来参与讨论吧。
这些内幕大多数是针对网络管理员、IT经理和桌面支持专业人士。虽然这些小内幕并不针对开发人员和程序员(这两类人员也有对应的小内幕。),但有些或许也适用于他们。
10. 虽然IT业的薪酬比其他很多行业要好,但有公司因此视你为其“佣人”
尽管IT人士的薪水没有互联网泡沫之前要好,但和其他行业人士比较,IT人的薪资还算好点。在接下的几十年中,科技在商业和社会发展中所占分量会一直增加,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IT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不会减少。
然而,正因为IT人士的薪水普遍较高,所以有些公司认为给了你这么多钱,就把你看成是公司的“佣人”,拥有你的支配权,不管是不是在工作期间。
例子1:因为某人加班(遇到问题),你在晚上9点接到他/她的技术电话,你很可能会听到“这是你工作的一部分。”
例子2:为了避免工作期间的停工,你要在星期六花6小时来配置/升级软件,你很肯能又会听到“我们已经付给你大笔钱”。
9. 有些用户明明错在自己,但他们还是会责怪你
有些用户在遇到问题,自己无法解决的时候,会对你展示他们深厚的“狮吼功”。他们会咆哮道,“这东西出了什么问题?上不了网!”或者“这台电脑根本  没法用!”再或者“你在这电脑做了什么了呢?”实际上,问题的根源就是他们不小心把桌面的IE快捷方式删除了,或者是他们的脚不小心把鼠标线插口弄松了,  或者是不小心把开水/咖啡洒到键盘上了。
8. 每天或许徘徊在“替罪羊”和“英雄”之间,是很正常的
如果10分钟前有个难倒了很多同事的网络问题,结果被你搞定了。但他们不会去想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而是把那你奉为那个时刻的英雄。但是几个小  时后,当他们在打印的时候因网速过慢遇到了麻烦,你的麻烦也来了,你的英雄光环也不见了,你成了那一刻的头号替罪羊。但当在那一天下班前,你和其他同事分  享了一个简单方便的Outlook技巧,英雄的光环再次落在你头上了。
7. 证书虽是求职敲门砖,但它却不能证明你一定是优秀的技术员
猎头和HR部门都喜欢IT证书。他们用证书来衡量求职者是否和岗位匹配,他们也用证书来筛选求职者。你可能会听到很多IT老手说“某某有证书拿到 Offer了”,而“某某”并没有那个岗位所需的经验。这种例子很多。但不可否认,证书的确是岗位的“敲门砖”。它们能说明你是个上进的青年,说明你是想  拓展技能和提升能力的。如果你是一位经验丰富的IT人,并且有和这些经验匹配的证书,那么你将发现自己是非常受欢迎的。有技术证书,可以说明你的基础知  识,可以说明你能成为一个专业人士。但是,大部分证书却并不能说明你就能多么地胜任工作。
6. 你的非技术型同事会把你当成他们家的技术支持
当你的非技术型同事(或朋友、亲戚和邻居)遇到电脑问题或网络问题时,他们会给邮件、打电话或来你办公室,问你如何杀毒,问你怎么解决无线路由的问题,问你怎么上传图片和视频到网上。
他们有的甚至会说:“某某,我把家里的电脑拿来这吧(办公室),你来搞定吧。”虽然有些人会礼貌地说给你付钱,但也有些是希望并期望你能免费帮忙。虽然帮助他们是没有错的,但你要清楚底线,并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拒绝。
5. 当万事顺利时,顾问会居功;当有事不妙时,那是你的错
和IT顾问一起共事是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一件相当有挑战性的事。顾问用其利基专长帮你部署/配置专业系统,当万事顺利的时候,你们是友好合作关  系。但你必须要谨慎了。当事情进展不妙时,一些顾问会把错误归咎在你(公司)身上,并称他们的方案以前在其他地方都好好的,是不可能有问题的,问题肯定在  你方。相反,当工程非常成功后,有些顾问绞尽脑汁抢功,忽视你所做的大量工作(比如:量体裁衣地改进方案以适合公司自身发展)。
4. 维护“旧”技术所花时间比实现“新”技术的时间要多得多
在IT行业,有种观念非常吸引人——玩最新的尖端技术。但是,这种观念并非适用于大部分IT岗位。通常来说,IT人士用在维护现有技术的时间比实现  新技术的时间还有要多。即便是那些有能力运用大部分最新技术的IT顾问,他们更愿意采用现有的并行之有效的方案,而不是前沿技术组成的方案。
3. 资深IT人通常是实现新技术的最大障碍
很多公司是有能力采用前沿技术的。花时间来更新/更换软件/架构,可以潜在地节约成本或提高生产率和盈利。但是,很多情况下移植到新技术的障碍,并  不是预算不够,也不是管理问题,而是IT部门的资深技术员工。很多IT老手对新技术有抵触,不愿意改变。当然了,你也不能说这是坏事,因为维护现有结构的  稳定,还需要现有技术。但他们不能把这当成不学习新技术或扩展新方向的借口。有的人因此甚至变得懒惰和自满。
2. 某些IT人士在选择技术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对自身的影响,而不是业务
另外,一些IT人士还有一个诡秘又必须声讨的事情。他们挑选技术的标准是:看这些技术是不是业务非常依赖他们的,而不看这些技术是否真正适合业务本  身。比如,某些IT人士宁愿选那些需要专业技能来维护的方案,而不选即可使用的方案。还有,即便Windows的方案更优秀,某些IT经理人因为自己有比  较多的Linux/Unix背景,所以通常会选择基于Linux的方案,而不选Windows的方案。(当然了,拥有Windows背景的也会跳过 Linux方案的。)类似上述的例子通常有很多借口和理由,但大部分都是虚伪的。
1. IT人士经常用术语或行话来忽悠不懂技术的业务经理,借以掩盖其搞砸的事
并非所有IT人所做的事件件都成功,即便是最最优秀的,也会犯错的。但是,在犯错后,并非所有IT人都善于承认错误。  有些人在把搞砸事情后,充分利用业务经理不是很懂技术(即便是一些高水平的技术经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再用术语或行话来忽悠他们。比如,在向业务经理  解释金融应用程序为什么“挂”了3个小时,技术人员或许会这样说,“在运行程序的时候,SQL服务器蓝屏了。该死的微软!” 他却不提蓝屏真正的原因——更新驱动后并没有在服务器上先测试。
(1)普通用户端(全平台) 音乐播放核心体验: 个性化首页:基于 “听歌历史 + 收藏偏好” 展示 “推荐歌单(每日 30 首)、新歌速递、相似曲风推荐”,支持按 “场景(通勤 / 学习 / 运动)” 切换推荐维度。 播放页功能:支持 “无损音质切换、倍速播放(0.5x-2.0x)、定时关闭、歌词逐句滚动”,提供 “沉浸式全屏模式”(隐藏冗余控件,突出歌词与专辑封面)。 多端同步:自动同步 “播放进度、收藏列表、歌单” 至所有登录设备(如手机暂停后,电脑端打开可继续播放)。 音乐发现与管理: 智能搜索:支持 “歌曲名 / 歌手 / 歌词片段” 搜索,提供 “模糊匹配(如输入‘晴天’联想‘周杰伦 - 晴天’)、热门搜索词推荐”,结果按 “热度 / 匹配度” 排序。 歌单管理:创建 “公开 / 私有 / 加密” 歌单,支持 “批量添加歌曲、拖拽排序、一键分享到社交平台”,系统自动生成 “歌单封面(基于歌曲风格配色)”。 音乐分类浏览:按 “曲风(流行 / 摇滚 / 古典)、语言(国语 / 英语 / 日语)、年代(80 后经典 / 2023 新歌)” 分层浏览,每个分类页展示 “TOP50 榜单”。 社交互动功能: 动态广场:查看 “关注的用户 / 音乐人发布的动态(如‘分享新歌感受’)、好友正在听的歌曲”,支持 “点赞 / 评论 / 转发”,可直接点击动态中的歌曲播放。 听歌排行:个人页展示 “本周听歌 TOP10、累计听歌时长”,平台定期生成 “全球 / 好友榜”(如 “好友中你本周听歌时长排名第 3”)。 音乐圈:加入 “特定曲风圈子(如‘古典音乐爱好者’)”,参与 “话题讨论(如‘你心中最经典的钢琴曲’)、线上歌单共创”。 (2)音乐人端(创作者中心) 作品管理: 音乐上传:支持 “无损音频(FLAC/WAV)+ 歌词文件(LRC)+ 专辑封面” 上传,填写 “歌曲信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