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Boot的项目结构有三部分:
- src/main/java 程序代码
- src/main/resources 配置文件
- src/test/java 测试代码
另外,对于src/main/java下的目录结构,Spring Boot建议按照如下规则放置:
在com.example.demo下划分为
- config配置信息类
- consist常量接口类
- controller前端控制器
- domain实体(Entity)与数据访问层Dao(Repository)
- service与impl数据服务层与实现接口
- utils工具类
- vo数据传输类

Spring Boot遵循了约定优于配置(convention over configuration)的原则,因此采用默认配置可以减少很多自定义配置的麻烦。
什么是约定优于配置(convention over configuration)?
约定优于配置(convention over configuration),也称作按约定编程,是一种软件设计范式,旨在减少软件开发人员需做决定的数量,获得简单的好处,而又不失灵活性。
本质是说,开发人员仅需规定应用中不符合约定的部分。例如,如果模型中有个名为User的类,那么数据库中对应的表就会默认命名为user。只有在偏离这一约定时,例如将该表命名为"user_xxx",才需要写有关这个名字的配置。
本文详细介绍了SpringBoot项目的标准结构,包括src/main/java、src/main/resources及src/test/java三个主要部分,以及推荐的目录组织方式。此外,还深入解释了约定优于配置的原则,如何简化开发流程,提升效率。
143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