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数据的逻辑结构可分为两大类:a. 线性结构;b. 非线性结构
2. 数据的存储结构取决于四种基本的存储方法:顺序存储、链接存储、索引存储、散列存储
一. 基本概念
1. 数据、数据元素、数据对象
数据: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对现实世界的事物采用计算机能够识别、存储和处理的形式进行描述的符号的集合。
数据元素:数据的基本单位,可以由若干数据项组成。其中数据项包括:初等项(数据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组合项:由若干数据项组成)
数据对象: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如:整数集合,学生信息表
例1:学生信息表问题

每一行是一个学生的相关信息,即学生个体,则是一个数据元素;
学号、姓名、性别等信息,为数据项,其中成绩为组合项,学号为初等项;
学生情况表则是一个数据对象。
例2:社交网问题

2. 数据结构
数据的结构由数据对象以及该对象中数据之间的关系组成。一个数据结构可以描述为一个二元组:
Data Structure = (D, R),其中D是数据对象,R是该数据对象中数据元素之间关系的集合,这里描述的是数据的逻辑结构。
逻辑关系的表示:用<di, dj>表示数据元素di、dj的先后关系,称di为dj的前驱,dj为di的后继,(D, R)中的R即为类似的<di, dj>的二元关系的集合。
例如:

数据的逻辑结构图:用结点表示数据元素,结点间的连线表示数据元素间的关系。

数据结构一般认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逻辑结构:数据元素与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2)存储结构(物理结构):数据元素与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在计算机中的存储表示;
(3)数据的运算:对数据的操作。如检索、插入、排序等。
二. 数据结构的分类
1. 数据的逻辑结构可分为两大类:a. 线性结构;b. 非线性结构
(1)线性结构
有且仅有一个开始结点和终端结点,并且所有结点最多只有一个前驱和一个后继。
例如:线性表就是典型的线性结构。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