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P之MPLS

MPLS是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旨在提高数据转发速度。它在IP报头和MAC报文之间添加标签,通过压入和弹出标签进行数据转发。控制层面通过IGP或EGP交互路由条目生成路由表和标签,数据层面则基于标签进行转发。MPLS配置包括修改接口MTU值、开启MPLS协议以及选择封装协议(TDP或LDP)。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出现背景

MPLS是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和帧中继网络是同一个时代的产物,在网络发展初期,路由器交换数据并不像现在那么快,流量每次进入路由器都必须查询路由表,进行递归查询和最长匹配,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CPU内存去查找,耗费时间。

后来思科提出了CEF的概念,将原有的路由表中数据转换为FIB表,已经完成递归,可以被芯片直接调用,然后再产生一张ADJ表将出接口信息和ARP表进行结合直接转化为一张二进制表,我们知道,二进制是可以直接被硬件识别的,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数据交换的速度。

CEF解决了数据转发速度的问题正是借鉴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交换机就是将目标信息直接对应到出接口进行转发,可以被硬件识别,CEF也是将路由信息直接对应到出接口,使得硬件可以直接转发。

现在我们来看BGP的路由黑洞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路由在传递过程中,BGP可以非直连建邻,路由可以在数据层面传递,但找不到控制层面回复的路由,所以导致不可达现象。那么仅依靠数据的正常转发肯定无法解决上述问题,所以MPLS提出了标签交换的概念:
通过启动CEF之后,该表可以直接被ASIC芯片调用,CEF解决了递归问题,MPLS在数据封装的时候,在IP报头和MAC报文之间再添加一层标签号,通过压入和弹出标签进行数据转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MPLS工作过程

控制层面:通过IGP或EGP交互路由条目,生成路由表,然后CEF基于路由表生成FIB表;MPLS使用TDP/LDP基于FIB表中的每一条信息(本地所有的路由条目)生成一个标签号,然后告知所有邻居;
该工作完成后路由器上生成:
0)路由表
1)FIB表—转信息数据库= CEF基于路由表生成
2)LIB表—标签信息数据库(本地和邻居关于所有学习到的路由条目生成的标签号)
3)LFIB表–标签转发信息数据库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