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博客里面我们简单介绍了ospf协议的工作过程以及它的一般配置过程,OSPF是依靠收集各类LSA信息来加载到自己的数据库里面,最终形成LSDB,再由数据库进行筛选,将路径加载到路由表中,下面我们来看看它的各类LSA。
一、 1、 router LSA:包含stub、transit、p2p信息;用于收集本区域的拓扑信息,本区域每台设备都会发出该类LSA,通告者为自己,只在本区域传播;
2、network LSA:由本区域的DR通告,携带MA网段信息,link-id为DR的接口ip,通告者为DR的router-id,只在本区域内传播;
3、summery LSA:所有区域的ABR进行通告,在整个OSPF域传播,携带的是区域间的路由信息,通告者在每次经过一台ABR时修改为新的通告者ID,在处理域间问题时不采用SPF算法,只采用简单的递归,ABR将到达域内每个节点的度量计算出来即可,区域间的度量在经过ABR时由ABR进行叠加计算;
4、asbr-summery LSA:由ABR进行通告,携带信息为ASBR的位置,每个区域的下一跳指向本区域的ABR上来找到通往外部路由的路径,4类LSA也是一种特殊的3类LSA,只不过3类LSA装载的是本区域的路由前缀,而4类装载的是ASBR的router-id;
5、type 5 LSA:由ASBR通告,经过递归检索最短路径树的下一跳,生成路由表,经过ABR时通告者不变,仍为ASBR,借助4类LSA处理区域内的下一跳问题;
7、nssa-external:由ASBR通告,携带外部路由条目,为使得其他路由器能够识别该条目,在传递出该NSSA区域后,被新的ASB转换为5类LSA;
两种metric:(1)metric type 1:叠加内部度量来计算外部开销
(2)metric type 2:不叠加内部度量来计算外部开销
FA转发地址:用于消减次优路径,当在MA网络里面,有下一跳被OSPF宣告过,那么重发布进去的该条外部路由会被直接写上FA为下一跳地址,类似于icmp重定向的作用;
external router tag 用于标记外部路由,便于查找;
二、OSPF的特殊区域:
(1)st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