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据库基础知识:
1.数据库相关的基本概念
1).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Data)。数据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数字、字母、文字、特殊字符组成的文本数据或是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声音、语言等多媒体数据。
2).数据库(DataBase,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位于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DBMS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库建立和维护、数据库运行管理等。
4).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是指引入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包含数据库、支持数据库的硬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2.数据库系统的特点与结构
1).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冗余度小、数据共享性好、数据独立性高、数据库保护(包含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并发控制、故障恢复)。
2).结构:从数据库用户视图角度看,数据库系统通常采用三级模式结构,属于内部的系统结构;从数据库管理系统角度来看,结构分为集中试结构、分布式结构、客户/服务器结构和并行结构,属于外部体系结构;从数据库应用系统角度来看,分为客户/服务器(C/S)结构和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是数据库系统整体的运行结构。
3.数据模型
1).概念模型: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事物,与具体的计算机系统无关。典型模型为实体联系(E-R)模型,表示其所用的图称为E-R图。
2).逻辑模型:是具体的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等。
3).物理模型:用于描述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组织结构。它不但由DBMS的设计决定,还与操作系统、计算机硬件密切相关。
二、关系数据库、关系模型:
1.关系数据库:以关系模型作为逻辑数据模型,采用关系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的数据库。
2.数据结构:二维表。
3.关系模型中的基本概念:
1).表:也称为关系,由表名、构成表的各个列及若干行数据组成。
2).列:也称字段、属性。表中每一列都有一个名称,称为字段名、属性名或列名。
3).行:也称元组或记录,表中的数据按行存储。
4).关键字:也称主键或码,是表中能够唯一确定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
5).候选键:若一个表中具有多个能够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 属性,则这些属性称为候选键。
6).外键:表中的某一字段不是本表的主键或候选键,而是其他表的主键或候选键,这样的字段称为外键。
7).域:表示属性的取值范围。
8).数据类型:略。
4.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性质:
1).关系必须满足:每一列都必须是不可再分的数据项;
2).表的任意两个元组不能完全相同;
3).表中每一列是同一数据类型,且列的值来自相同的域;
4).不同列的值可以出自同一域,但列名不能相同;
5).表中列的顺序可以任意交换,行的顺序也可以任意交换。
三、数据库设计基础:
1…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