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协议解析

本文介绍了RIP(路由信息协议)的基本原理,包括V1和V2的区别,如V1的广播更新与V2的组播更新,以及RIP的防环机制,如水平分割、最大跳数限制和毒性逆转。还讨论了RIP的配置选项,如认证、手动汇总和计时器调整,以及在不同版本间的兼容性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RIP:路由信息协议----V1/V2;NG(IPV6)

距离矢量型的路由协议,邻居(直连)间直接共享路由表;默认仅存在更新包(携带路由条目);基于UDP520端口工作;使用跳数作为度量;周期和触发更新均存在;周期更新–30s一次; 支持等开销负载均衡,默认4条,最大6条,IOS版本12.4以上为16条;周期更新----保活、确认的问题 ;使用跳数来作为度量,管理距离为120;

触发更新----结构突变时,进行及时的重新收敛
周期更新----保活、确认 30s

rip为什么要周期更新?
因为没有确认包,所以每隔30秒不断的在发,若是不再发送,则删掉与之有关的所有路由条目,所以周期更新的作用在于----保活、确认的问题
eigrp之所以增量更新(仅触发无周期更新)是因为可靠性高—借鉴tcp,单次更新量极小

V1和V2的区别:

1、V1有类别–不支持子网划分、汇总、CIDR–支持连续子网
V2无类别—支持子网划分、汇总;不支持CIDR;
2、V1广播更新 --255.255.255.255 广播半径为一个广播域,单播为全球。
V2组播更新 --224.0.0.9 组播与单播可在不同的广播域。
单播要给几个人发就发几个包,占用带宽资源、组播与广播只发一个包。
3、V2支持手工认证3、----邻居间身份核实

rip采用贝尔曼福特算法
在分享路由表条目时,不发送直连网段,在网络发生突变时,会由于更新时间的错开而导致出环。
rip的成环机制是由于周期更新所产生的时间差所导致的,若所有路由器更新时间全部相同,无时间差时,将导致网络动荡,不稳定。

防环机制:
1、水平分割—相同的路由条目信息从此口进不从此口出 —仅用于防止直连和星型拓扑下的环路,核心作用:防止重复更新(尤其MA网段),多环形链路无法防止。
MA:多路访问网络 —在一个网段中可连接的节点数量不限制
2、最大跳数—15跳,16跳不可达 ;
3、毒性逆转水平分割—一次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