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面向对象:
(1)对象:在程序中我们可以把任何事物来映射显示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那么我们把这些事物称之为对象。
对象:属性、方法(主动)、事件(被动)。
(2)面向对象:使用这种语言通过描述属性以及行为进行构造一个对象。
(3)集成开发环境:具有代码的编辑、编译、检测、运行。
a. 所有的文件(.cs/.java/.py/.html。。。。)只是装载代码的一个载体文件。
b. 其承载的代码若要实现其具有的功能,则需要进行编译。
c. 编译的作用:检查代码的书写规范。
d. 生成一个电脑可执行文件 。
解决方案:
Debug:调试=编译+生成。
开始=Debug+运行
2. Windows平台上能够直接运行的软文件是什么类型:“.exe”。
3. 属性赋值:属性=属性值
(1) 在设计界面双击一个对象,会生成这个对象的默认事件,其他事件添加需要在设计界面双击事件窗口中的事件名称。
(2)加载事件:对象生成成功之后,出现的的过程。
(3)属性赋值代码:主语(对象).(属性|方法|事件)–这种类型的代码坚决不能写在事件或方法的外面。
(4)属性赋值方法:
a.查看属性的类型,鼠标放在属性单词上,弹出的气泡中的第一行第一个单词。
b.如果是C#中预定义的15种,则根据这15种的赋值方式进行直接赋值。
i. 整数型(8)::byte,sbyte,short,ushort,int,uint,long,ulong。
ii.浮点型(3):double,float,decimal。
iii.字符型:ch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