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区块链开发者忽视了token设计的重要性,如何设计token机制,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未来走向。目前区块链行业已经形成基本共识,即带token的区块链项目大致分为公链和应用(DApp)两类,token的设计又分为两种思路,一种是公司发行股份,一种是中央银行发行货币,这两种方式互相结合,形成了区块链项目中单token或双token机制的设计方法。在此,我们按照项目的类别,来阐述区块链项目的token设计方法。
- 公链token的设计方法
公链token的形态多样,有些token可被看作股份,也有些可被看作货币或是商品。公有区块链的早期用户中有两个重要的角色,一个为矿工(记账人),一个为消费者。为了推广自己的区块链项目,开发者给系统设定了某种激励规则,使得早期使用该系统的用户能够得到奖励。新发行的token分配方式与该条链使用的共识机制有关。大部分采取PoW机制的区块链项目,会把新产生的token全部分配给矿工,不过也有DASH这样的例外,该项目采取工作量证明+服务量证明的混合模式,把区块奖励分别分配给矿工(45%)、主节点(45%)以及基金会(10%)这三者。而另一个颇具代表性的DPoS项目Steem区块链,选择将新发行的90%的token都奖励给潜在消费者(即代币持有者),只有一小部分新发行token被授予矿工。
(1)token总量有上限
总量有上限的token,最具代表性的是比特币。在一开始设计token时,要为token设定一个总量值,由于公有链未来市场潜力较大,市值可能落在10-1000亿之间,宜根据估值将总币量设定在1000万-10亿之间,以便以法币计价时,每个币的价格在1-10000元之间,有利于投资者间的沟通和交易。类似比特币这种总量2100万个币,100%给矿工的项目较少,因为区块链项目背后都有开发团队,大部分项目会像Filecoin一样,通过ICO等方式,将总量的x%保留给团队,总量的y%给私募或ICO投资者,剩下的z%奖励给矿工。一般来说,奖励给矿工的部分将随块高呈指数递减,直至所有用于奖励的token发放完毕,按照指数递减来设计token,有利于激励早期用户,与按块平均分配可奖励的token相比,更能促使项目快步发展,同时,早期衰减也不宜过快,以防止同期大量